第279部分(第2/4 頁)
了些影響。
最明顯就是他如今喜歡穿著一身黑袍,心中似有毀滅的風暴暗蘊。
熊林也不知道這情況是好是壞,但是隨著他對毀滅之道的感悟越來越深,修行進度倒是飛快,一路進階金丹後期根本沒有什麼絲毫障礙。
他知道,修行之道在於感悟天道,而毀滅之道也是天道,甚至是頗為高階的天道。感悟毀滅之道一樣是修行,於修行有利。
只是,熊林有些擔心毀滅之道會過於影響他的心性,讓他走上毀滅之路,這卻不是他所願。
因此,熊林在琢磨著是不是找些事情,比如煉器、比如陣道,修心養性,壓一壓毀滅之道對心性的影響。
心中沉吟著,熊林慢慢走出一元樓,仰頭看天。
小千世界,天圓地方,上有天穹如蓋,分九層,下三層雲氣堆積,中三層風雷交加,上三層混沌暗侵。
修士在空中飛遁,一般也都是在下三層中,雲氣堆積,並無多少危險。
中三層,風雷交加,有種種罡風、天雷,已經不是中低階修士能飛遁其中了,一般都是元嬰期甚至化神期修士才能在其中飛遁。
饒是如此,他們也不得不花費或大或小的精力,應對種種罡風、天雷。
熊林金丹期九次淬鍊,早有安排,第一次是仙靈之氣,其後是先天五行元氣,然後是清濁二氣,最後第九次淬鍊,他則選擇了雷霆之力。
雷霆之力不像先天五行元氣那麼難尋,熊林考慮了兩個辦法,一個是佈下‘九重金雷大陣’,接引天雷入陣,用來淬鍊本命法寶和金丹。
另一個則是直接飛上九重霄,進入中三層,以天雷淬鍊本命法寶和金丹。
在細作考慮之後,熊林選擇了第二個方案,飛入九重天中,以天雷之力淬鍊。
如此選擇,主要是因為,佈陣引雷其中有太多人為因素,他想要用天地之雷淬鍊本命金鐘,而不是用人造之雷。天地之雷中,往往會暗蘊一些天地自然之道,或許十分稀少,卻往往與修行有大利,不可輕忽。
雖然決定了去九天雲霄上,引天雷淬鍊本名金鐘,但是九天之上的安全,卻也是個大問題。
九重天上並不是什麼安全之地,且不說各種強勁的罡風、天雷,還有一些生活在九天上風雷中的異獸、妖物,以及那些可以在風雷中飛遁的高階修士……等等。
這些都是意外因素,可能襲擊熊林,而他要引天雷之力淬鍊本命金鐘和金丹,最少也要耗時十幾年。
這麼長時間,總要做些防範、佈置,以防他淬鍊本命金鐘和金丹時,受到襲擊或侵擾。
想到此,熊林心中忽然一動,翻手取出一枚玉人雕像來。這正是他師傅九樓主所送,可與化神修士戰鬥三次。
熊林這次不準備用它戰鬥,只需用來守護他在九天之上的閉關就行。相信,有師傅分身在此,定當能擋住許多襲擊與麻煩。
還有可以尋些能佈置在九天上的陣法,也是不錯的防護手段……
還有毀滅之道,若是利用好或許也能嚇走一些侵襲……
片刻間,熊林就想到了好幾個方案,結合起來,應該足夠他安全在九天上,接引天雷淬鍊本名法寶和金丹了。
至於九天之上,接引天雷的地點,熊林決定就選擇一元樓總部所在一元峰上方。
這裡九重天上,算是一元樓的領空,一般高階修士經過都是下意識繞開,可以免去熊林許多麻煩。
三天之後,熊林做足了準備,當下架起一道遁光向天上飛去。
九重天,下三層是雲氣堆積,熊林穿過一重重雲氣,向上飛去。雲層從稀薄到厚重,從白雲到烏雲到黑雲。
事實上,九重天下三層雖然都是雲氣堆積,卻也層次分明分成三層。
最下面一層是白雲,中間一層是烏雲,而最上面一層就是黑雲。
黑雲之中,可見雷霆縱橫、不時掠過。熊林飛行其中,隱隱覺得有些熟悉之感,略一思索,他便想起來,這四周黑雲堆積,雷霆縱橫的模樣,很像雷劫時的情況。
他見過幾次修士度劫,也見過妖族度劫,那劫雲與四周黑雲十分相似。
熊林忽然明白過來,為何九重天上這下三層,輕靈稀薄的白雲會在下面,雨水鬱積的烏雲在中,而最為厚重的黑雲卻反而在上面了。
這不僅僅是雲氣重量問題了,這些黑雲明顯就是雷劫醞釀之處,恐怕小千世界修士、妖族等等所度雷劫皆都來源於這裡。
這其中必然有著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