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2/4 頁)
,就連太后娘娘也很喜歡你們家王妃呢,北王爺,朕可是答應了皇后與公主了,你可不能讓朕沒面子喲!”
話已至此,北靜郡王唯有答應得份兒了:“既然皇后與公主愛重內子,微臣敢不從命!”
乾元帝親自替皇后出頭,身為臣子敢不賣命麼?
接下來的事情出奇的順利。
距離坤寧宮最近的鐘翠宮收拾出來了做了女學校址。
女子學院可成仿照國子監,除了琴,棋,書,畫這些大家千金必修課,設有君子六藝,禮、御、射、數。
迎春跟幾位名譽祭酒磋商後,在茶道,制香,雕刻,之後面新增了醫術與護理。
迎春並未奢望這些貴族小姐會感興趣,不過早早把這個課程拋將出來,混個臉熟,待日後時機成熟,斷裂成為專門的醫科院。
舞藝下面添設了防身術與劍術。
迎春私心,想為那些一日本主迎春一般懦弱的女子增加幾分防爆能力,不至於遇見中山狼之後束手斃命。
龍圖閣大學士,江南有名名儒蘇老狀元為女學太傅,專門負責教授女學生四書五經。
本屆探花賈寶玉夫妻雙雙入選,專門教授女學生詩詞歌賦。
其餘琴棋書畫教習,具是乾元帝派遣朝中名儒擔當。那水準比之國子監教習們只好不差。乾元帝縱然敢糊弄迎春,且不敢糊弄她的寶貝女兒福姐兒,一旦被人嘲笑她的教習不如佑哥兒先生名氣大,他這個皇帝老子可是有的煩。
女學的騎射與劍術,迎春的意思要三人分擔,結果卻被北郡王妃總攬了,這位昔日草原公主,嫁進京都可是憋屈壞了,如今逮著機會,頓時野性十足。那馬跑起來一陣風,舞起劍來,只有劍影不見人。
乾元帝有幸觀摩幾次,眼皮子一陣亂跳,摟緊了自己粉嫩賢淑的皇后,心裡卻在暗暗替北靜郡王擔憂,這女人一旦惱怒發飆,北靜郡王爺該是何等慘烈的下場啊。
幸虧當初自己沒有被群臣左右,一招乾坤大挪移,那這個女人嫁禍給了北王府啊。
女子書院透過考試,招收首批學子十二名,其中三位卻是公主,宗室貴女佔了六名,分別是英親王府小郡主,熙郡王府小郡主,東南西北四大郡王府小郡主,再有果郡王府世子嫡長女。
餘下三名女學生則是出自外戚之家,一位便是迎春的侄女兒,鳳姐的女兒巧姐兒,大名是迎春所賜,名喚賈萱。一個是太后孃家孫女兒甄瑤。再一個則是英親王妃孃家侄女兒謝清韻。
這個陣仗,若非知道內情,還道是迎春歧視清流了,實則,拿到報名冊子之後,迎春才知道,當初自己對於士大夫的認識太膚淺了。
那些科班出身的清流,很樂意在金鑾殿上奉承皇帝,事後卻不一定拿出家裡的女兒孫女兒來奉承自己這個在他們眼裡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且喜標新立異的皇后娘娘。估計當初稱讚自己為一代賢后也不是那麼真心實意了。
不過,迎春並不氣惱,她會事實證明,自己這個賢后名副其實,自己所提倡的女學將會名垂千古,利在千秋。
迎春且不會讓那些眼高於頂的清流看笑話,更不會讓女學流產。
是故,八名祭酒以身作則,負責家中與親眷,迎春負責自己家裡的公主與孃家侄女兒。
隨後,迎春揚手丟出一系列賞賜。
四大郡王府小郡主雖然號稱小郡主,實則並未正式冊封,一般要等到出嫁前夕,朝廷才會正式冊封,迎春則把這個恩賜提前了,在開學典禮之上,乾元帝一溜排除十二道明黃聖旨,三位公主,以及英親王府熙郡王府的有封號的小郡主賞賜郡主雙俸,四大郡王府小郡主則是提前冊封賜號,三位外戚家裡小姑娘一起賜封縣主封號。
一溜聖旨念下來,與會觀禮的宗親與清流們俱皆色變。一眾觀望,等著看笑話的宗親後悔極了,嫉妒半死,若是早些把家裡女孩兒送了來,最少也能賜封縣主啊。
清流們則暗暗驚心,壞事了,皇帝老子生氣了。
乾元帝倒是沒生氣,不過在心裡鄙視這些吃自己的飯,吃飽罵孃的老東西。對於那些消極對抗皇后的宗親,乾元帝也在心裡記了一筆,一般求著自己要錢要爵位要官職,一邊卻對自己陽奉陰違,跟著那些清流瞎胡鬧,跟誰走,找誰要飯去吧!
就在總是與清貴們後悔莫及之時,女子學院院長迎春皇后笑盈盈起身致詞了。
首先便是女子學院八大祭酒與院長一起為女子學院成立剪綵。
丈八的紅綢滑落,露出金光閃閃六個大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