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3/4 頁)
傾瀉而入。
灰色的氣體,將黃河之水徹底侵蝕成了渾濁的土黃色。
天際的天罰之眼憤怒了,它不甘心的再次眨了眨眼,虛晃了兩下,消失無蹤。
天道至公,賞罰分明!既然八卦圖避過了天劫與天罰,自然就有存在的必要,有流傳於世的資格。
“嗖!”
伏羲見烏雲盡散,神罰之眼消散不見,颯然一笑,身形驟然一鬆,被一股柔和的力量託送到了成紀山之巔。而半步聖人的氣勢卻是蕩然無存。
這帝氣雖然龐大,但是伏羲畢竟乃是金仙之體。長時間使用這股能量,伏羲的身軀遲早會崩潰。所以崆峒印才將力量自行收回。
伏羲看著虛空飄蕩的八卦圖,淡淡的一笑,道:“看來,我人族的希望保下來了!”
“轟!”
恰在此時,天際風雲再起,無邊的功德慶雲悄然而至。
八卦圖渡劫而出,天道有感,自然降下無邊功德,伏羲得了功德,一陣氤氳霞光照耀方圓千里。
如此兩個時辰已過,伏羲張開雙眼,此時他的雙眼中滿含著智慧,偶有滄桑隱於其中。修為已然踏入了大羅金仙之境!兩世為人,伏羲自然有所感悟,看著宇宙蒼穹,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從此之後,伏羲憑著卦圖帶領族人躲避天災,自此風兗大部落風調雨順,很少有族人在天災之中死去。
伏羲創八卦,並以之造福於民,德傳四海,威震八荒!原本只是風兗部落中的族人尊伏羲為共主。後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族部落舉族來投。整個華夏神州大地的內陸人族,俱尊其為共主!
而伏羲也知道自己所證的是人皇之境,努力修煉也是能成為聖人的,而成為人族共主乃是天道所定。是以並未拒絕。
二十年後。伏羲命人在風兗部落百里之外建起了一城池。起名曰:陳倉,世人盡皆謂之為陳都也。
伏羲想到當年老子臨走時:“明悟己身之道,需禱告天地。復歸人皇!”之言。便命人在陳都正中建起一座高臺。此外,伏羲還宣佈,將在百日之後於高臺之上登位人皇。
伏羲百日之後將登上帝位之事傳遍整個人族,無數人族從四面八方而來。期間那些沒有認可伏羲的海外部落,亦都紛紛來朝!
百日之後,一座高有近百丈的天台從陳都正中拔地而起。整座高臺取南山建木為基,金絲楠木為梁。建造的雖然並不奢華,卻隱含著古樸與威嚴。
此時陳都已經擠滿了人族,有從附近來的,但是更多的卻是從遠方千里迢迢而來,為的是一睹人族共主的風采!
“嗡!”
一道琴瑟之聲乍現,響徹在每個人的耳邊。人們都停下腳步,仰頭看著那直至九天的高臺!
高臺之上立有五尊石刻,分別是人教教主太清太上老君、聖母女媧娘娘、聖母后土娘娘、聖父老爺清明子以及地仙之祖鎮元子。
四尊石刻之前擺有香案,香案上祭祀著六畜,沁人的檀香嫋嫋升起,站於高臺下方的人們不敢高聲喧譁,以免褻瀆了聖人!
一柱香之後,隨著一聲琴瑟之音,只見伏羲身著一襲明黃色獸皮衣,滿頭的如雪白髮被一隻木簪牢牢地束縛在腦後。這一身人族的打扮,卻是將他的心意表明的一清二楚。
伏羲行至臺下,並未立刻踏上高臺,而是站著高臺之下靜靜等待。眾人雖然不解,但卻不敢上千詢問,故而也陪著伏羲等待著。
如此過了約莫一個時辰,就在來朝的眾人等得不耐煩的時候,卻見天邊遠遠飄來八朵七彩祥雲,祥雲之上站著的正是早已被一眾人族遺忘的人族八祖。
風兗部落中的長者華豐老爺子認出了他們,連忙跪倒在地,口中高呼:“風兗部落華豐,攜部落中的族人們,見過八位先祖大人!”
伏羲看著這些,當年在五莊觀前阻攔自己的人族八祖神色複雜。最後長嘆一聲,亦迎了上去。
“人族伏羲見過諸位先祖大人!”伏羲一撩獸皮衣,單膝跪倒於地。
燧人等嚇了一跳,雖說這伏羲前世與人族有頗多仇隙,可是今世,他造網、創符文以記事、定人倫嫁娶……最重要的是,他創除了能使人族趨吉避凶的八卦圖,更是險些在那恐怖至極的天劫天罰之下,灰飛煙滅。
伏羲為人族做了這麼多,縱然是前世仇怨再深,也已經相互抵銷。
更何況伏羲乃是天定人皇,燧人等自然不敢受此之禮。連忙閃到一側,道:“道友切莫行此大禮,而今你已是人族共主之尊。此後,吾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