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唇典的產生,大致出於下列三種情形。一是由禁忌、避諱而形成的市井隱語,如在船上說話,諱說“住”、“翻”等,以其它字語代替。二是出於迴避目的,免使外人知悉而形成的隱語行話。如舊時東北的響馬稱姓“楊”為“犀角靈蔓”,稱姓“何”為“九江八蔓”,稱姓“冷”為“西北風蔓”;當代香港黑社會以“四仈jiǔ”稱“大路元帥”亦即“副堂主”等。三是語言遊戲類隱語。
唇典的內容很廣泛,從人體部位到職業,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禮節、交往等,應有盡有,幾乎可以成為第二語言系統。如人體器官名稱:頭為瓢把子,眼為招子或湖,手為抓子,耳為順風子,口為海子或江子或櫻桃子(女),腿為金槓子,腳為踢杞,心為蠶子或定盤子等。武俠小說所描述的江湖社會中,一般武林中人常常使用一些唇典,這些唇典多沿用明、清小說中已有的用法。在民國時期的舊派武俠小說家中,以姚民哀、鄭證因對江湖唇典最為稔熟,作品中這類語言也最為豐富。新派武俠小說家大多相沿習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埋樁做案
武林中人辦案,習慣於以自己成名的兵器之類的東西放在顯要之處,以jǐng告局外人,以免無意介入,引火燒身。稱為“埋樁做案”。(見梁羽生《風雷震九州》)
真人
1)草藥道家稱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為“真人”。《莊子#8226;天子》:“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真人”之稱即始於此。一些道家人士曾被帝王賜贈“真人”之號,如唐玄宗稱莊子為南華真人,元太祖封丘處機為為長chūn真人。宋代道士則均被尊稱為“真人”,如道士張伯端號紫陽,後世稱為“紫陽真人”。小說中號稱“紫府真人”的席大千即為道士。(見諸葛青雲《武林三鳳》)
2)武林中亦稱xìng情率真、不事虛飾的人為“真人”。
鐵劍遺訓
江湖門派交接領袖的方式之一。多以信物伴隨著遺言等。泰山派創始祖師東靈道人遺下鐵鑄短劍一柄,是後世掌門人的信物。東靈道人遺言:“見此鐵劍,如見東靈”,弟子都須聽從鐵劍持有者的號令。泰山派玉璣子從掌門人天門道人手中取過鐵劍,便聲稱自己是新掌門。(見金庸《笑傲江湖》)
缺點子
江湖黑話。無人之意。
借力打力
太極拳技擊技法的重要原則。太極拳理認為人體為一太極,包括yīn、陽兩方面,“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剛柔、內外、虛實、靜動、鬆緊、圓方都是yīn陽的具體表現,太極拳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矛盾給予統一,達到yīn陽相濟合一,使自身成為真正的太極體。在技擊上,太極拳理把對立雙方看做是兩個dú lì的太極體,要求在意識上做到“彼此之力不混合”,“你是你,我是我”。對方之力打來,我只是在保持自身太極體完整的前提下迎接對方,也就是意在阻止對方改變我太極體狀態或對我太極體進行損害的企圖。其情形如同我太極體是運動的,對方的力如同打在飛轉的車輪上,那麼打來的力越大,對方自受危害也越大。所以借力打力並不含有主動出擊的意思,而只是以反作用力使進攻者受挫。真正的太極拳永遠不打人。
9小說中的武林術語
這樣,借力打力不同於一般武術中化力打力的概念。後者有一化二打兩個過程,採用勾、掛、格、擋等手法化解對方招式,然後再打擊對方。借力打力也不同於一般所謂“四兩駁千斤”之說。武俠小說中的描寫重於技擊格鬥,將借力打力同化力打力混為一談,或者創造出“乾坤大挪移”、“以彼之道,還施其身”、“吸星**”等武功,多屬誇張變形之談。
豹房
明武宗於宮禁中建造的yín樂場所。《明會要#8226;方域二》:“正德二年,帝為群闡蠱惑,乃於西華門別構院築,築宮殿,而造密室於兩廂。句連櫛列,謂之豹房。”《明史#8226;錢寧傳》:“引樂工臧賢、回回人於永及諸番僧以秘戲進,請于禁內建豹房新寺,恣聲伎為樂。”古龍筆下的陸小鳳曾利用豹房獲得過破案線索。
鴛鴦擂
擂臺的一種形式。擺擂者如有女待嫁,又屬意於習武上乘之人,便可設擂擇婿,遍邀四方高手上臺抖露武學,擇優而取。擺擂時需事先定下條件,如年齡限制、連勝幾場方可,等等。兩淮大俠周維城為愛女周月娥擺下鴛鴦擂,要求連勝十場者便可娶親。由於紅旗幫的擾亂,擂臺未能正常進行,但周月娥也因此覓得了心上人謝雲嶽。(見武林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