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2/4 頁)
巡邏。命令通訊班火前往大同,向總指揮稟報。”
林雄說完忽然想起什麼道:“命令全體官兵睡大覺,守株待兔,迎接殘酷的戰鬥。”一名參謀建議道:“師長,自從進入豐鎮,一直睡不好覺,是不是能喝點酒。”“沒有問題,今天晚上我陪你們一醉方休!”周圍出一片歡呼聲。
第18章 誘餌
進入冬季後,俄軍騎兵停止了大規模sao擾活動,其主力部隊部分移往東部貓冬,一部分退入外蒙草原,俄軍騎兵部隊司令部位於庫倫。但是包頭、呼和浩特是重要城鎮,因此俄軍騎兵在這一線留下了兩個師的科薩科騎兵,分別是科薩科近衛騎兵第1師、第2師。
眼下呼和浩特一座蒙古王府成為俄軍騎兵第一師的師部,第一師師長名字喚作查理羅夫,這傢伙年齡大約有5o歲,生的人高馬大,腿部有些彎曲,這是長久馬上作戰留下的印記。此時,查理羅夫坐在桌子前,正在獨自喝著伏特加,大口的嚼著羊肉,有滋有味的吃喝。
隨著一陣悠揚的馬頭琴,下面的空地上有兩名蒙古少女在翩翩起舞。少女的表情木然,只是機械的做著動作。俄軍部隊進入蒙古後,蒙古上層是持歡迎態度。儘管俄軍軍紀十分敗壞,可是蒙古的王公貴族似乎任由俄軍士兵為非作歹。這裡頭一個最大的變數是,沙皇答應等戰爭結束後,讓蒙古草原脫離清廷,建立大蒙古國家。
如此誘餌,蒙古王公貴族自然欣喜若長,因此蒙古上層全力支援俄軍部隊順理成章。按理說蒙古人應該與滿清血濃於水,其實根本不是那嘛回事。確切說蒙古人是被滿清鐵騎征服的,別看蒙古各部落的王公貴族大量與滿清通婚,可是他們骨子裡憎恨滿清,這裡有歷史的淵源。
一個民族被另一個民族征服,也就意味著被殘酷的奴役。滿清統治華夏大地後,對桀驁不馴、時常抵抗的小兄弟,可謂是煞費苦心。為了防止蒙古人強壯起來,自順治皇帝開始,便採用一系列手段,限制蒙古人人口的增長。清廷實施的減丁策略非常成功,可謂是做到了極致。
而做的最出sè的、手段最高明的是康熙皇帝。一開始清廷對蒙古部落的反抗者採用大規模殺戮,可是這種殺戮,反而激起蒙古人更大的仇恨。葛爾丹叛亂就是佐證,在平定葛爾丹叛亂過程中,西蒙部落的蒙古人遭到大規模屠殺,以此來減少蒙古人的數量。殺戮不是長久之計,蒙古人的反抗依然時常生。
在康熙一朝時,黃教已經開始在蒙古草原流行。康熙意識到殺戮解決不了實質問題,便採用隱蔽的手段,想出了減少蒙古人丁的更好辦法。就是在蒙古草原大力推行黃教,由於喇嘛不能結婚生子,而蒙古人又大量頒依黃教,無形中造成了人丁減員。康熙另一個手段是製造內部矛盾,就是把蒙古人分成不同的部落,讓他們相互掐,進行殘酷的廝殺。
而且清廷給各部落劃定生活區域,並嚴令不許過界。這種分而治之、挑撥離間的做法,達到了目的。其實後世外蒙古分裂出去,與清廷的分而治之有直接關係。其實漠北蒙古人憎恨的是清廷,而不是漢人。由於漢人執掌政權,外蒙人自然把仇恨轉嫁了。清初蒙古人高峰時人口達到5oo萬人,可是到了民國蒙古人才8o多萬人,這個時期蒙古人也沒有過百萬。顯而易見,清廷在控制蒙古人口方面是多麼高明和殘忍。
當俄國大軍進入蒙古,給備受摧殘的蒙古人一點希望和自尊,昔ri的敵人自然變成盟友,而深入骨髓裡的仇敵清廷,自然成為潛在的敵人,兩廂其害取其輕,蒙古高層迅達成共識。當然在現階段,必須眾志成城消滅南方叛軍,否則只是一廂情願。其實蒙古人更願意形成南北朝,這樣ri後蒙古人若想分離出去更有保證。
蒙古人試圖緊抱俄國人粗腿,結果怎麼樣?別說粗腿抱不成,以至於俄羅斯帝國最後自身難保,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一名俄軍官走進來,掃了查理羅夫興。他聽完稟報,眼光瞄向地圖停止吃喝,看到了豐鎮的位置。見此情景,副官不耐煩的揮了一下手,兩名蒙古少女與琴師慌忙退下。“訊息確定嗎?”查理羅夫出詢問。副官道:“據偵騎稟報,豐鎮確實駐紮一直步兵部隊,但是數量不詳。”
“北伐軍如此大膽,竟然派出步兵部隊進入草原,這很不正常。馬上派出偵察部隊。我要了解詳細情況。”軍官領命而去。參謀長道:“將軍閣下,如果豐鎮真的駐紮了北伐軍的步兵部隊,對我們來說機會難得。我看應該把瓦希洛夫將軍請來!如果偵察情況準確,我們可以聯手襲擊豐鎮。”查理羅夫瞅著參謀長,會意的笑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