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3/4 頁)
先秦以前,上古為羌戎所居,羌戎是這裡的土著居民。羌戎指月之,烏孫是絨的轉音,很長時間河西廣大地區被月氏獨佔。”
何猛繼續侃侃而談道:“漢朝時,強悍的匈奴開始崛起,並逼迫月氏大部分向西遷徙,遷徙到伊犁河谷一帶,並征服那裡的賽種人居住下來,史稱大月氏。而留在這裡的部分羌戎人,史稱小月氏。至此,到漢武帝元狩二年,五十餘年間,這裡一直是匈奴族的牧地,史稱匈奴右地。”
“強悍的漢武大帝,是絕不容許匈奴稱霸一方,元狩二年,漢武帝下令,派大將軍霍去病西征,這年秋天,霍去病打敗了匈奴渾邪王,匈奴殘部被追趕到玉門關外。隨即西漢王朝把中原幾十萬人遷來河西居耕,於是這裡的文明昌盛翻開了新的一頁,中華文化開始根植於這片土壤,開花結果。”
“為什麼這裡稱為酒泉,莫非與酒有關係?”鄧秀華髮出詢問。何猛笑道:“西漢中期,酒泉因為城下有泉,泉水甘甜,其水若酒,因此而得名。此後漢朝在這裡設定酒泉郡,就是以泉名為郡名的。到了隋唐時期,酒泉鎮改為肅州,州的長官為刺史。唐代宗到唐宣宗大約80多年時間,酒泉被吐番佔據。。”
何猛繼續道:“唐末至五代,這裡又被回鶻霸佔。宋時,這裡歸西夏。西夏敗亡後,這裡歸蒙古管轄,元朝時設肅州路,長官稱達魯花赤。明清兩朝,明代設定肅州衛,長官為指揮使,清朝改置為肅州直隸州,設知府。”鄧秀華嘆息道:“沒有想到,酒泉的歷史跌宕起伏,令人不堪回首。”
何猛面sè變得嚴峻道:“我們西征的目的,就是要讓西部疆域不再出現歷史的沉浮。總統要求我研讀歷史,目的就在於此,中華民族若想再現漢唐雄風,必須武力征服我們的敵人,恢復我漢唐以來的傳統疆域,這次西征總統對我充滿期待,我的責任重大。”
鄧秀華把頭輕輕地靠在丈夫的肩上輕聲道:“我雖然是女流之輩,但是與你一起分擔這份重擔!”何猛轉移話題道:“大軍才開始行動,下一步進入沙漠和戈壁後,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會出現大量的非戰鬥減員,你們野戰醫院一定要準備充分。有句話形容西部惡劣環境非常準確,早穿棉、午穿紗,捧著火爐吃西瓜!白天和晚上的溫差非常大,部隊中不少來自南方士兵,肯定不適應。”
鄧秀華道:“我最擔心的是步兵軍的官兵,騎兵部隊幾乎都是北方人,而且西部的人佔大多數,他們適應這裡的氣候,而步兵軍士兵大部分來自南方,這幾天行軍已經開始出現腹瀉的狀況,因此我已經吩咐野戰醫院的醫官。下到部隊裡密切關注,防止出現大規模的病號。我建議進入隔壁和沙漠後,連續行軍兩個小時,應該休息半個小時,不能讓士兵太勞累。”
何猛想想有道理,部隊長途跋涉到達迪化,極有可能投入作戰,如果路途士兵身體拖垮了,出現大量非戰鬥減員,對戰鬥影響極大。回到司令部,何猛立即把兩位軍長找來,告訴他們,從現在開始,步兵行軍速度在原來的基礎上減少三分之一,同時讓作戰參謀從新擬定一份行軍計劃。
夜深了,回到寢室,夫人和兩個孩子早已經進入夢鄉。何猛為她們掖好被子悄悄退出房間,站在窗前,望著漫天的繁星,依然沒有睏意。他點燃蠟燭,又拿起書本閱讀起來。多年的軍旅生涯,何猛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每天晚上不看書,似乎難以入眠。
一杯清茶放到桌子上,何猛抬頭一看發現是義女牡丹。“你怎麼醒了,去睡覺吧,明天還要行軍那?”何猛關切道。“義父,都睡了好幾個小時了,義母什麼時候回來的都不知道。你軍務繁忙,當心身體,還是早點休息吧!”牡丹眼光似乎流露出異樣是的資訊。
一個12歲的小姑娘,成熟的可怕。在義女關切的目光下,何猛合上書道:“真是一個懂事的姑娘,你去睡吧我馬上就休息!”牡丹下去後,何猛忽然想起自己的身世,想起自己的妹妹心裡暗忖:“只有苦難才能真正磨練人,可謂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正是如此!”
。
ps:正當東、北戰火濃烈之時,西征拉開帷幕
〖
正文 第23章西征2
大漠狼煙、金戈鐵馬,大軍出嘉峪關,預示著艱苦的征程開始。何猛騎著戰馬,回眸檢視雄偉的關城道:“古人征戰幾人還?。自古以來,西征都充滿了悲壯的sè彩,這座雄偉的邊關,見證了多少驚心動魄的故事。當年這座雄偉的邊關是鎮守西部的要塞, ;現在他又一次為我們出征而喝彩!”
軍長林雄道:“司令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