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3/4 頁)
裡,那是施耐庵在書中描寫的情節,其實梁山的水系與之相比是小巫見大巫了。”
“先生,你來過微山湖?”萬川好奇問。鄧子軒笑道:“不曾來過,說句見笑的話,我的魂魄大概來過,因此在我的潛意識當中感覺不陌生。”萬川是無法理會鄧子軒話語裡的深層含義,鄧子軒在大學期間,曾和女友利用暑假期間遊玩過微山湖,進行過細緻的考察。可是那時微山湖的水域面積,照比這時差遠了。
這時右前方出現一座島嶼,“先生,那座小島叫微山島,島上有魚村。島上居住的人以打魚為生,當年我與錦堂大哥曾在島上躲避過。”鄧子軒笑道:“我在史料記載中拜讀過,此島原先與陸地連在一起,後來湖水不斷增加,使他與陸地分開。該島東西長6公里。南北寬3公里。”
鄧子軒繼續道:“其實微山島屢屬沂蒙山脈西側餘脈的一座小山丘,商朝末年一位有名的商人微子葬於此山頂,被後人稱為微子山。微山湖形成後,與陸地分開的微山島因此而得名。你與陳兄在島上躲避過,微山島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可知曉?”萬川搖搖頭道:“當年我們是來避難,哪有心情關心這些事情。”
鄧子軒吩咐侍衛隊長,向微山島靠攏。就著前面的話題鄧子軒接道:“據傳,很久以前,島上主峰落過一支金鳳凰。自此,島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島上物產豐富、日出鬥金。一日,幾個會拳道的島外人登島。欲劫金鳳凰,島上人力敵不過。待金鳳凰裝進籠子時,籠子突然起火,只見金鳳凰金翅一閃。遁入雲空。”
萬川聽入迷了忍不住問道:“後來如何?”鄧子軒接道:“金鳳凰留下一個金蛋。並沉入山下,幾個強人嚇得落荒而逃。不久,天連降暴雨,水如猛獸,大有吞噬島子之勢。島上人冒雨祈拜,金鳳凰顯靈,大雨磅礴中,那隻沉入地下的金蛋幻化成一艘金船和一個人面魚身的神童。神童隨水勢大小撐駛著主宰島子沉浮的金船。”
“從此。微山島便水漲島高,永不受水魔侵害了。其實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說。不過是先人用來安慰那些懼怕島子沉陷的心靈而已。我是一個唯物論者,從科學的角度詮釋,這個傳說幫助人們認清了一個自認科學的道理,它奠定了微山島是高山多次陷落形成的理論基礎。”
涉及到深奧的理論,萬川根本聽不懂。鄧子軒來了興致繼續侃侃而談道:“微山島原本是山並非島。距今約8億到6億年間,形成中國大陸的華北地塊和揚子地塊多次的碰撞,聳立出大大小小的山脈,微山島便在其中。那時,山巒疊嶂、岌峰聳峙。然而隨著地殼升降變異,這些處於兩大地塊結合部上的危峰削壁漸漸的沉陷,繼而形成一大奇觀——九十九座錐形山峰。”
“滄海桑田,千年萬年,彈指一揮間。恰似偉丈夫的九十九座山峰,任憑自然修飾、歷史雕琢。自宋紹熙5年(公元1194年)至明末400餘年間,黃河屢屢決口氾濫南遷,並侵奪泗河由淮入海,使泗河宣洩不暢、淤塞積水,使這九十九座山峰下瀦(zhu)成湖沼。九十九座山峰經過多次升降和風化剝蝕,並形成大陸丘嶺似的小山峰,微山島便位列其中而得名。”
鄧子軒有些昂奮,似乎沉寂在某種氛圍中。萬川對這深奧的地質學科彷彿在聽天書,只好洗耳恭聽。恰好微山島碼頭到了,碼頭不大兩艘炮艦沒有靠岸,在碼頭外側拋錨,小客輪靠上碼頭。碼頭上有一艘漁船,船上一老一少正準備往岸上卸貨,船內有幾筐打的魚。
一老一少漁夫看到兩艘兵艦和一艘洋火輪靠岸,吃驚的停下手裡的活計,臉上流露出忐忑的表情。鄧子軒眼睛瞄向船上筐裡活蹦亂跳的魚兒,忍住腹中的蠕動道:“老人家不要害怕,我們是路過此地,上島遊玩一番。請問老人家,打的魚賣不賣?”
打漁的老者安穩不少道:“官爺是遠方來的客人,想吃魚何談買字,這幾筐魚值不了幾個錢,你們就拿去吃吧!”老者和後生麻利上岸雙手抱拳道:“官爺,魚我留下了請笑納!”說完老者和少年徑直而去。萬川道:“微山島的民風向來淳樸、好客,如果我們不笑納,是對人家的不敬。”鄧子軒道:“這樣吧,你把5快銀元藏在船板下,日後他們發現自然知道怎麼回事。”
鄧子軒看了一眼日頭接道:“快晌午了,我們用完飯再上島遊覽。微山湖的鯉魚是很有名的,不次於黃河鯉魚,今天中午我們就吃一頓美味的魚宴。”侍衛隊長通知炮艦上的官兵前來拿魚,炮艦上的官兵自己開火。蓮兒和母親上船後,便給鄧子軒開啟小灶,因為蓮兒母親的飯菜做得很好。
不一會兒兩條做好的大鯉魚端上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