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部分(第3/4 頁)
暗光。英格、費爾南德等站在炮身下五味雜陳、百感交集。看到大臣們羨慕嫉妒恨的表情,貝爾屬下道:“中華帝國的造船工業,已經站在世界前列。別的地方我透過廣州的廣播和報紙瞭解一些,但是廣州的大小造船廠有100多家,能建造萬噸以上的造船廠就有兩家,中國的海岸線有上萬公里,沿岸有多少造船廠。”
英格沉默良久道:“您們發現沒有,中國的戰艦艦身居然沒有鉚接,這說明什麼?”隨行的一名工業大臣道:“目前我們正在研究金屬焊接技術,毋庸置疑,中華帝國不僅研究出焊接技術,而且已經大規模投入工業生產,焊接技術能大大加快艦船及產品的建造週期,在金屬焊接領域,中華帝國已經把我們拋在後面。”
眾人無語,下面不知道再說什麼,那個恐怖的國度讓他們膽寒。
ps:
皇帝不急太監急。
正文 第62章德國人的野望
6月下旬,就在法國人派遣政府代表團秘密前往中華帝國之時,德意志帝國完成了戰爭準備。這天在柏林皇宮內,首相俾斯麥對德皇道“皇帝陛下,第1裝甲師團已經到達前線,第1、2重炮師也秘密到達前線。帝國第1兵團,第1、2、4、7陸軍團,正在向前線部署,總兵力22萬人。德皇詢問:“與奧匈帝國、俄國的談判什麼時候開始?”
“根據統帥部戰略部署,定於6月25日照會奧匈帝國、俄國大使,然後下最後通牒,督促奧匈帝國、俄**隊退出波蘭境內,恢復波蘭傳統的疆域。估計俄國、奧匈帝國依仗波蘭境內強大的騎兵部隊,絕不會答應我們的要求。目前俄國重兵佈防在東部,不可能西調,尤其是俄國境內厭戰情緒蔓延我們可以忽略。”
“奧匈帝國境內各民族獨立願望濃厚,只是一個鬆散的架子不足為慮。只要我們打敗強大的波蘭騎兵,奧匈帝國的大廈就會轟然倒塌。我們師出有名,名義上幫助波蘭恢復傳統疆域,一定能獲得支援。”各位也許要問,進攻波蘭為什麼要和奧匈帝國、俄國談判?對此,有必要介紹一下波蘭歷史,透過歷史的稜鏡可窺探出其中的玄妙。
波蘭位於中歐東北部,地理位置絕佳。波蘭北瀕波羅的海,西鄰德國、南鄰奧匈帝國,東部於沙俄接壤。波蘭北低南高,中部下凹,全境屬於海洋性氣候向大陸性氣候過度的溫帶闊葉林氣候。波蘭具有迥異的東歐風情。獨特的自然環境美不勝收,每年的5至9月是波蘭最美麗的時候,陽光明媚燦爛,氣候溫暖適宜。9月被形容為波蘭金色秋天的開始。
波蘭重要的地理位置再加上週圍列強環繞,繼而導致歷史上連年戰火紛爭,幾個世紀以來波蘭版圖一再更改,成為列強肆意蹂躪的物件。波蘭族是歐洲古老的民族之一,屬於西方斯拉夫系。遠古時期,在維斯瓦河流域、奧得河流域居住著一群萊赫人,他們就是波蘭族的祖先。根據歷史考證,在9世紀末和10世紀初,出現了早期的封建組織。公元960年至990年建立了大一統的封建國家。
畢竟波蘭人是在強者下面求生存,而且強者是一群人。可悲的波蘭人被強者肆意瓜分了三次。18世紀後半期,波蘭生產關係中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中小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發起愛國革新運動,但受到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武裝干涉。1772年5月,沙皇俄國、普魯士、奧地利三國在彼得堡會談,並於8月5日第一次簽署瓜分波蘭條約。據此,波蘭喪失了百分之35的領土,百分之33的人口,波蘭成為三國的保護國。
波蘭人民不屈不饒。並在法國大革命影響下,把革新運動推向**。1791年5月3日,波蘭四年議會透過了《五三憲法》,取消自由否決權,這是歐洲最早的憲法。葉卡捷琳娜二世聞之震怒,再次出兵武裝干涉。1793年1月23日,俄國、普魯士在彼得堡再次簽訂瓜分波蘭的協定,經第二次瓜分,波蘭僅存2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只有400萬人。法蘭成為沙皇俄國的傀儡。完全失去自主的權利。
1794年波蘭爆發大起義,沙皇俄國出兵鎮壓了起義。1795年。沙皇俄國、普魯士、奧地利再次瓜分波蘭。這次瓜分非常徹底,沙皇俄國瓜分波蘭百分之62的土地,普魯士佔據百分之20的土地。奧地利佔據百分之18的土地。波蘭共和國不存在了,因該說波蘭在20世紀初在地圖上根本沒有任何痕跡。
伴隨中華帝國迅速崛起,沙皇俄國在征戰中連番失敗,國力迅速衰竭。對此,沙皇俄國為了防止德意志帝國的野心,遂聯絡奧匈帝國在兩國的波蘭統治區內,組建了以波蘭人為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