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部分(第2/4 頁)
、腳踏車廠等。上海除了造船工業以外,輕工業在全國獨佔鰲頭,其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讓席勒一行大有收穫。
在上海逗留了3天,專列直奔武漢。一路上席勒感觸最深的是,中華帝國在戰爭時期,經濟發展得如此之快,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參觀完上海後他得出結論,那就是民眾迸發出強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席勒斷言,未來的中華帝國將主宰世界。在武漢席勒不僅看到了內河造船能力,更看到了作為龍頭企業的武漢鋼鐵廠和武漢蒸汽機車製造廠的強大製造能力。
尤其是武漢繁華的商業氛圍,根本看不到戰爭的痕跡。三億中國人的巨大能量爆發出來,已經無需在證明什麼。在武漢席勒對隨從道:“中**隊所向披靡,中國海軍迅速崛起不是偶然的,我們沿途見到的一切,就是中華帝國傲視群雄的資本。中德兩國能成為朋友,是德意志民族的辛事,是上帝在庇佑我們,強大的中華帝國是我們的楷模。”
一行人在武漢考察完後,接著南下廣州。兩天後專列到達廣州,令他們驚奇的是廣州城內有大量西洋人面孔,他們生活的很安詳。這些洋人除了不許離境以外,基本上與中國公民享受同等的權利。見席勒迷惑,隨行的官員道:“自從滿清倒臺後,不少洋人選擇在廣州居住。另外,不少戰俘,由於表現優異被釋放,他們也選擇在廣州定居,目前在廣州定居的洋人已達10萬之眾。”
官員接道:“不少洋人娶漢人為妻,不少漢人也娶洋人女子為妻,目前廣州的新埠區,已經成為洋人的居住地。”官員話音剛落,一輛人力車停在不遠處,車上下來一家4口。男的是漢人,手裡牽著一名4歲左右的男孩。女的一頭金色的頭髮,懷裡抱著一名小女孩。混血的女孩、男孩非常漂亮,幸福的一家人引起了路人的關注。
官員收回目光道:“英法俄等戰俘,在中國境內已經十幾年了,目前除了少數頑固分子被羈押,絕大多數都被釋放,而且都參加了工作。中華民族的包容和相容,充分彰顯了文明的一面。如果席勒先生有興趣,可以在廣州對他們深入的瞭解。日後戰爭結束後,只要戰俘所在國政府繳納贖金,戰俘可以獲得自由,並且來去自由!”
席勒經過考察證實了官員的說法,內心更加震撼。席勒一行在廣州考察了5天時間,然後北上回京。
ps:
事實勝於雄辯。
〖
正文 第21章德國使節3
這天晚上,在德國使節下榻的官邸內,格林公爵表情嚴峻道:“先生們,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中華帝國武備強大到如此程度,簡直令人恐怖,對於今天的所見所聞各位有何感想?”一名兵器專家站起來道:“公爵,今天參觀火炮深有感觸。據我們所知美利雖然堅開發出了105毫米火炮,但是資料對比無論射程、效能有不少差距。中華帝國兵器署開發的新型火炮,操作簡單、維修方面,對於步兵火力支援非常有效。”
另一名兵器專家接道:“公爵,我對中華帝國開發的坦克戰車非常震撼,未來戰場將是鋼鐵戰車的天下。中國人的現代軍事理論,已經把西洋拋在後面,請公爵大人務必遊說,力爭讓對方把坦克戰車的技術轉讓。尤其是大馬力內燃機和履帶技術,這是坦克戰車的瓶頸。如果我們自己研製,沒有幾年時間根本無法完成。”
格林捋者鬍鬚道:“如此先進的武備,對方是不會轉讓的。能讓我們見到模型,對方已經表示出最大的誠意。不過我會爭取最好的結果,也許會出現轉機。今天透過參觀中華帝**事科學院,我的感觸頗深。他們的軍事科學已經系統化、標準化、專業化,而我們的科研體系與之相比差距很大,這一塊更需要我們鑑戒。”
一大早總統府內,鄧強稟報:“總統,我讓德國人觀看了坦克模型,可是他們居然要參觀西山坦克試驗場。要觀摩坦克表演。我認為不能答應他們的要求,如此先進的坦克戰車技術不能給他們。”鄧子軒笑道:“鼠目寸光,不就是坦克戰車嗎。只要德國人感興趣可以轉讓給他們。我們必須讓德國人瘋狂起來,加快他們的征戰步伐,我必須儘快讓歐洲燃起戰火。況且幾年以後,我們的第2代、第3代主戰坦克問世,給他們的技術早已經過時,不必擔心。”
鄧子軒接道:“另外,我迫切需要德國的光學技術。精密加工技術,化工技術。如果我們獲得德國的先進技術,帝國的整體工業會產生質的飛躍。什麼叫得失?有得必有失明白嗎?”“屬下愚鈍。明白了。”鄧強接著道:“總統,我們的1號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實施,估計年底前能見分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