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第3/4 頁)
癢的譴責。
幾天以後,美國總統克里夫蘭,國務卿威廉,緊急前往英國磋商。本來美國總統訪問英國,應該隆重甚至場面盛大。可是英國封鎖了訊息,一切都是靜悄悄。在倫敦白金漢宮內,美國總統克里夫蘭,國務卿威廉表情肅穆,二人與伊麗莎白女皇,禮節性的問候結束後,便進入實質性的商談。“尊敬的克里夫蘭先生,威廉先生,西班牙擅自決定退出聯盟,完全是對自由世界的叛逆,我認為應該嚴厲懲罰西班牙,派艦隊武力脅迫西班牙就範。”
關鍵時刻,維多利亞女皇彰顯鐵血的一面。克里夫蘭道:“女皇陛下,派軍艦威脅西班牙萬萬不可。目前歐洲盟國各懷鬼胎。西班牙的叛逆代表了某種思潮,我們不能推波助瀾,用武力脅迫只能是加劇反叛。我們放棄了日本列島,在歐洲引起震動和不安。尤其是日益崛起的德國,他們有野心處於觀望之中。連續的失敗,法國內部出現問題,各地罷工風起雲湧,法國政局非常不穩。這個時候採用武力脅迫,只能起反作用。”
伊麗莎白聞聽頓時洩氣道:“盟軍出現裂痕,自由世界前途一片黯淡,難倒我們眼睜睜的看著中國大軍逐步蠶食我們,最後拜倒在他們腳下,我可以告訴二位,大不列顛帝國絕不會屈服。”威廉道:“女皇陛下,美利堅也不會屈服。但是一個嚴峻的局面出現了。西班牙選擇中立,我們可以接受。現在是危難之時,不能讓西班牙等國成為我們的敵人,這是中國人的陰謀。”
“荷蘭、葡萄牙。法國在南洋有巨大的利益,暫時沒有問題。一旦南洋被中**隊佔領,他們退出聯盟是時間問題。俄國只要國內不出現問題,我們不用擔心,因為俄國涉及到自身的安危。目前我們最擔心的是德國,幾年來的戰爭,德國毫髮未損,而且其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德國的兵器製造,造船工業發展迅猛,德國是最大的變數。”
美國總統克里夫蘭嘆了一口氣道:“如果德國有野心,歐洲將陷入戰火。因此我們必須有所準備。美英兩國是鐵打的盟友,下一步中華帝國不會善甘罷休。決戰大洋、登陸美洲大陸是他們的終極戰略,因此我們防禦的核心是美洲大陸。”伊麗莎白問道:“澳大利亞怎麼辦?”“女皇陛下,澳大利亞必須防守,但是不是防禦核心,我們可以利用澳大利亞延緩中**隊的進攻,為防禦美洲大陸贏取時間。”
見伊麗莎白猶豫。美國總統道:“女皇陛下,該放棄必須放棄,目前的局勢下,一旦歐洲發生鉅變,我們無暇顧及歐洲只能妥協,必要放棄澳大利亞也是集中力量包圍本土。太平洋遼闊。中國海軍即便能控制太平洋,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況且中國海軍遠洋作戰能力欠缺,我們必須利用太平洋的天然屏障,在大洋上決一勝負。”
伊麗莎白道:“本來美英兩國就是聯軍的核心力量,即便他們退出影響不大。美英兩國是兄弟,中國人有句諺語說得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讓我們同心協力,共同對抗中華帝國。但是澳大利亞必須堅守,大英帝國決不放棄澳大利亞。”見維多利亞態度堅決,克里夫蘭只好作罷,其實他們的目的達到了。
兩天以後,美英發表聯合宣告同意西班牙退出聯軍保持中立。同一時刻,中華帝國也發表宣告,歡迎西班牙退出聯軍保持中立,並宣佈釋放所有西班牙戰俘和德國戰俘。釋放的德國戰俘,其用意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德國戰俘人數不多。只有1000多人。此舉在歐洲又掀起波瀾。德國媒體公開發表感謝言論,並對中華帝國的文明之舉給予高度評價。然而。這僅是表面文章。這天,德國柏林寒風刺骨,皚皚白雪覆蓋大街小巷。街道上行人不多,一輛馬車停在德國皇宮門前。馬車停穩後。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漢子在侍衛攙扶下走下馬車。下車的不是別人,此人是德國鐵血首卑斯麥。
首相突然秘密造訪威廉皇帝,肯定是要協商大事。在威廉的密室內,二人就座後,卑斯麥直言不諱道:“陛下,中華帝國已然崛起,我們必須面對這無情的事實。下一步中國大軍肯定要在太平洋掀起驚濤駭浪,然後登陸美洲大陸。他們的目標是美利堅合眾國。目前美國已經是世界強國,中國人是絕不會讓美利堅成為強悍的國家。”
“中國人能登陸美洲大陸,難倒就不能登陸歐洲?”威廉皇帝迷惑。卑斯麥分析道:“中華帝國若想攻佔歐洲,必須在陸地發動進攻。第一步要先佔領俄國,然後才能向歐洲進軍。且不說俄國的戰略縱深有多遼闊,當年拿破崙的教訓,中國人耳熟能詳,因此我判斷中華帝國西進沒有成算。況且,中華帝國突然釋放德國戰俘,再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