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第2/4 頁)
“今天夜裡,第2軍將接管我們的防務,根據司令部的命令,要求我軍明天早晨向秋山港發動進攻。”
“成功登陸濱田,僅僅是建立一個登陸橋頭堡,其實攻佔秋山才是我們的真正目的。由於濱田海岸線的特殊性,關鍵是濱田地區沒有深水港,我們的大型戰艦、重武器無法登陸,根據總部要求,必須儘快奪取秋山港口,迎接2兵團登陸。第3軍登陸後,濱田不在登陸新的部隊,我1兵團其他軍要轉向秋山登陸。兵團總部要求我們,兩天之內務必拿下秋山港口,屆時2兵團配合猛攻秋山港口。”
“我知道部隊連續作戰非常疲勞,本來按照計劃由第2軍向秋山發動攻擊,可是兵團總部經過研究認為,我們1軍有豐富的攻堅經驗,因此兵團司令部把進攻秋山港口的任務再一次交給我們,這是兵團司令部對我們的莫大信任。長話短說,部隊今天晚上好好休息,各師儘快把戰損報上來。兵團司令部命令抽掉第2軍士兵補充我們軍,大家儘管放心。”
1軍長召開完軍事會議,又把馬凱留了下來。毋庸置疑,進攻秋山港口,特種兵又要派上大用。
ps:登陸成功,並不意味大功告成。
〖
正文 第161章亂局
就在中**隊進攻濱田的第2天,一支艦隊出現在日本佐世保軍港海域。此時,佐世保軍港僅有美軍的十幾艘炮艦,還有日本海軍的魚雷快艇。日本的魚雷快艇,基本是都是歐美各國淘汰的老式快艇,其攻擊力照比中華帝國的新式魚雷快艇差遠了,因此南洋艦隊並不懼怕日本海軍的魚雷快艇。這時期日本的造船能力還不行,若想發展海軍必須向歐美訂購戰艦。
可是現在歐美各國是不可能出售大型戰艦,因為他們自己還不夠用。後世甲午年日軍海軍已經很強大了,可是歷史的變遷,逼迫日本人把戰爭經費幾乎都投入到陸軍,海軍發展相對遲後。直接原因是中國大陸的迅速崛起,讓日本人走向陸戰領域。日本投入洋人懷抱,因此陸戰逼迫日本人必須發展陸軍。另外,洋人強大的艦隊也是導致日本發展海軍遲後的原因。目前日本各大船廠都在建造民用船隻,其目的是利用歐美的造船技術快速打造造船工業。日後民用船廠技術沉澱到一定程度後,生產戰艦也是水到渠成,日本人的算盤打得很好,結果是黃粱一夢。
南洋艦隊4艘戰列艦,排水量均在8200噸左右,前後主炮305毫米。泰山號戰列艦為旗艦,依次為,黃山號戰列艦、松山號戰列艦、衡山號戰列艦,四艘戰列艦全部以山脈命名,彰顯中華民族對山的崇拜。另外,南洋艦隊組成,除了4艘大型主力戰艦外,有10艘護衛艦,10艘驅除艦,10艘獵潛艦,至於運輸艦等其他艦隻不在贅述。
常言道有矛便有盾。中國海軍在發展新式魚雷攻擊艇的同時,自然想到了對付魚雷艇強大攻擊力的對策,對此。兵器署在護衛艦,驅除艦的側舷列裝了快速機關炮。專門對付魚雷快艇。快速機關炮每分鐘發射10發,而且每座炮有4個炮筒。快速機關炮口徑是12、6毫米,射程是3000米。經過反覆測試,快速機關炮密集的彈雨,不是為了擊沉魚雷快艇,機關炮快速密集的彈雨,可以迅速擊斃魚雷快艇上的人員。並讓魚雷快艇失去戰鬥力。
早晨,陽光飽滿,能見度很好。寬闊的海面上,一支艦隊出現在佐世保軍港海域。旗艦泰山號上。艦隊司令官鄭海濤和艦隊副司令官文彪站在指揮艙裡,舉著望遠鏡向佐世保軍港探視。“看樣子太平洋艦隊發來的情報準確,日本佐世保軍港沒有大型戰艦,我看可以展開進攻,”鄭海濤果斷道。“命令各艦以戰鬥隊形向佐世保軍港攻擊前進!”文彪下達了攻擊命令。
頓時護衛艦、驅除艦、獵潛艦各負其責。成戰鬥隊形向佐世保軍港殺去。此時,佐世保軍港日軍發現了艦隊來襲,刺耳的戰鬥警報在軍港上空驟響。軍港的要塞大炮進入戰鬥準備,而美軍的幾十艘炮艦立馬疏散躲避。接著擔任軍港防禦的日本海軍大約50艘魚雷快艇迅速出擊,鋪天蓋地迎面衝來。當日軍魚雷快艇進入兩千米內。護衛艦,驅除艦側舷機關炮對準了日海軍的魚雷快艇。
一聲令下,猛烈的彈雨如同冰雹砸向日軍的的魚雷快艇,眼瞅著前面的魚雷快艇被打的冒煙起火,魚雷快艇上面的日海軍士兵非死即傷。要知道魚雷快艇的艇長,魚雷操縱手都是暴露在外面,其防護裝甲根本無法阻擋。衝在前面兩艘艇長被瞬間擊斃,失去指揮兩艘魚雷快艇開始曲線前進,結果撞在一起,在海面上打了幾個滾便瞬間沉沒了。
日海軍其它魚雷快艇見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