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頁)
地裡道路比較複雜,讓你帶來的人給你領路吧。”
到了簡報會的時候,呂振羽和隨同他一起來的人才知道,他們這次的任務是為正在設計中的中華神盾2基建建立一個簡單的軟體環境,用於對設計進行綜合評估。
現在,對於軍艦這種大型裝備的研製,武器裝備與偵查搜尋裝備方面的設計與配備固然不可少,而對於綜合控制和軟體系統的設計和評估開始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一套好的指揮與控制系統,能讓所有的硬體揮出最大的效能。
但是,呂振羽還是覺得,現在建立起來的這套架構,明顯是遠遠大於一艘驅逐艦的正常需要。按照已經規劃出來的那套架構如果全部以軟體配合硬體得以實現的話,那對於核心的幾個指揮官而言,作戰彷彿就如同一場戰棋遊戲。電子化和資訊化的程度實在是太高了。但對於實際擔負作戰和巡邏任務的驅逐艦來說,似乎並不需要那麼強勁的資訊處理和管制能力,尤其是艦載的級計算機,更是讓呂振羽覺得實在夠誇張。
但多想一下,呂振羽也就釋然了。一方面,中華神盾雖然在各方面的指數上都可以和美國最新型號的宙斯盾相媲美,但在相控陣雷達的後臺資料處理方面,國內積累的開經驗還很不足,對於冗餘資料的處理和過濾就要佔用相當大的資源,這一次的中華神盾2級艦,純以相控陣雷達的能力來講,想必中華神盾原始型號提高並不是很大,至少在呂振羽他拿到的資料上顯示的資料是如此,是否是因為保密條例的需要而故意寫成這個樣子,那就不知道了。最大的改進在於後臺控制程式和資料鏈的結合,尤其是被稱為“鯤鵬11”的新型資料鏈系統,配合中華神盾無以倫比的偵查與監控能力,將成為海空作戰的利器。這一次要研製的中華神盾2級艦的主控系統,要具有同時監控數千目標,並進行動態的有效分配的能力,而其中大部分的目標資訊,都是透過資料鏈共享而得到的……對於如此之大的規模,呂振羽想到了另一個可能,那就是海軍正在研製能作為艦隊旗艦,具有強大指揮與打擊能力的新一代艦隻。而按照呂振羽的瞭解,最有可能的就是航空母艦。……
會後,呂振羽立即找史達臨確認此事。因為史達臨現在的職務是相當於旅長一級,呂振羽還故意使用了諧趣的稱呼,“旅座,再要先進性,也不要把一個驅逐艦弄得和指揮艦一樣吧?要不你給我透點底,這樣工作起來我心裡也有數。”
史達臨看著呂振羽,說:“你現什麼了?”
“我怎麼算都覺得這個資料鏈在這個驅逐艦系統上的設計要求比較奇怪,分享資料和分配資料佔據太大比例了,如果不是為了更大型的戰艦作預研的話,不是很好解釋。一般的驅逐艦編隊什麼的,不需要那麼大的資訊處理量。”
史達臨瞪著呂振羽,稍稍看了一會之後,說:“你跟我來。”
史達臨帶著呂振羽到了一個封閉的房間,開啟了一冊的金屬百葉窗。從金屬百葉窗裡朝外看,外面是一個挑空兩層的無柱空間,中間是一個水池,用於測試流體力學特徵,而在水池邊上,則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模型。在這些模型裡,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巨大的航母模型,設計風格上頗有點像美國的航母,通長甲板和斜躍甲板結合的設計。
果然如此,呂振羽滿意地笑了,只要看到這個,他心裡就有底了。雖然他並不熟悉艦艇的控制方面的業務,但他也能知道,航母的控制系統和驅逐艦的控制系統是完全不同的,不僅僅是規模的問題,還有控制方式的問題。
“記住保密,自己知道就可以了,本來是準備過一段時間,等你涉及到艦艇控制部分的程式組的時候再悄悄告訴你的,沒有想到你自己居然猜到了。”
“明白。”呂振羽撇了撇嘴,說:“還好猜到了,不然,我要是按照你們的框架要求完成了控制方面的程式組,再作修改留出進行改進的介面什麼的就麻煩了。”
“你這是什麼意思?”史達臨一驚。
“你的那個框架我已經全部熟悉完了,連任務分配也都按照我在公司裡的那套程式的基本方法做好了,明天一早任務布出去,按照那幫人的效率,估計2到3天,基本控制程式就好了。”
這可是難以置信的效率,史達臨頗為驚詫地看著呂振羽,說:“怎麼會那麼快?”
“這就是激勵機制的奧妙了。派到我那裡的程式設計師多數都是你以前的手下吧,他們技術紮實,而且又吃苦耐勞,在我的實驗室這些日子,他們拿得月薪都是最高的。而且,按照任務來進行工作已經有了很好的習慣。雖然在這裡,我不可能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