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3 頁)
,你們又何須念念不忘。”
蕭尺的心一陣刺痛,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上官徵淚水盈眶,對上官彤說道:“玉兒一定有她不得已的苦衷,還望大哥三思。”
上官彤手一揮,道:“不必再說了。”
蕭尺嘆道:“徵妹,你我和玉兒都是一起長大的,我一定會將事情弄個明白,絕不會魯莽行事。”
上官徵微微嘆息一聲道:“這卻為難蕭大哥了。玉兒自小任xìng胡為,只有請大哥多加擔待了。”
蕭尺道:“這個自然,徵妹儘可放心。”
上官彤道:“褚傾城詭計多端,此次得到天魔刀更是如虎添翼,此番賢弟應約前赴滄浪島,褚傾城必然佈下天羅地網等候賢弟,賢弟更要小心為是。”
蕭尺道:“自古邪不勝正,世兄不必太過憂心。”
上官彤頗為感傷道:“諸君遠赴東海,前途未卜,上官彤不能與三位賢弟同赴艱險,實在是慚愧無地。”
蕭尺嘆道:“經歷此劫,上官世家元氣大傷,世兄肩負重振門庭的重任,還要扛起聯絡武林正道,共抗魔教之責,又豈能任xìng前往。”
上官彤說道:“此去深入虎穴,既是為營救俞神醫和唐兄弟,更是為了擊敗褚傾城,洗卻上官家的恥辱。愚兄代家父敬三位一杯,願三位此行克捷,馬到成功。”說完端起酒杯一仰而盡。
三人亦將杯中之酒喝下,蕭尺心中感嘆,說道:“世兄沉穩多智,少年老成,有兄主持大局,小弟很是放心。只是……”卻是yù言又止。
上官彤嘆道:“經歷此番劫難,你我同歷生死,七大劍派又是休慼與共,賢弟有什麼話但請直言,莫要有所顧忌。”
蕭尺道:“世兄如今執掌上官世家,百廢待興,此正值非常之時,必有非常之人,方能成就非常之事。。”
上官彤眼中熠熠生輝,說道:“還請賢弟提點。”
蕭尺道:“上官家百年來掌門一旦確定,其兄弟姊妹便要過上暗無天rì的rì子,雖是可以維護掌門威權,激勵子弟奮發圖強。但也正因為如此,更多的是同室cāo戈,兄弟情淡,一遇外敵反倒獨木難支,內交外困。”
上官彤笑道:“不想賢弟和愚兄竟然想到一塊去了。”
蕭尺笑道:“世兄乃人中龍鳳,武林奇英,自然也就不同於世間凡夫俗子,只是要破除百年來的規矩,期間必然要經歷許多艱難險阻,還望世兄百折不撓,排除萬難,以成不世之功。”
上官彤正sè道:“愚兄謹受教。其實當年家父上位時就曾想過這件事,只是時逢魔教猖狂,江湖動亂,家父怕一動而牽根本,所以也就一直拖了下來。”
蕭尺道:“恕小弟直言,上官伯父此番遭此大劫,和此事卻不無關係。假若伯父的叔伯兄弟皆未成為隱形人,皆能和伯父朝夕共處,又豈能讓褚傾城輕易得逞。”
上官彤道:“世兄說的不無道理,此事小弟已經取得家父支援,必將盡快施行。世兄自請放心。”
蕭尺道:“只是上官伯父此次備受褚傾城折磨,身心俱疲,小弟實在放心不下。”
上官彤道:“此事賢弟儘可放心,在下自當和幾位弟弟妹妹全力照顧家父,務必令他老人家儘快康復。”
蕭尺面向上官泓、上官措等人舉杯道:“還望幾位戳力同心,共濟艱難。”
眾人齊聲道:“敢不效全力。”
蕭尺道:“如此在下就放心了。”轉頭對上官彤道:“此行東海生死難測,三個月後的八月十九便是蕭氏劍派和唐門的黃山之約。小弟想請世兄幫忙帶個信到關中蕭氏府邸,若我八月初五尚未歸還,就只有讓舍弟蕭衍代我出戰了。”
上官彤道:“賢弟放心,為兄受家父所託,將於下月十五召集七大劍派掌門人共聚太湖之濱,商討推舉新任盟主大事,明rì便有信使前往關中拜見蕭伯父,此事必當一道轉達。”
蕭尺道:“如此最好。可惜如此盛會蕭尺怕是趕不回來了。”
上官彤道:“無論如何,小弟在太湖之濱恭候賢弟大駕,望賢弟早去早回。”
雖然蕭尺異常想念小慧,但在上官家諸人面前卻隻字不提。只聽他長笑道:“明rì我三人即將出海,今rì諸位兄弟大醉一場,不說這些傷心事罷。”
上官彤笑道:“正是,今rì不醉不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