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的。
這時,兜裡的手機輕輕響了一下,艾景初摸出來看了看,是低電量的警告音。
他情不自禁地開啟手機信箱,翻開最上面的那條簡訊,這是吃晚飯時,曾鯉發給他的照片。
照片上有兩個人,一個是吳晚霞,一個是曾鯉自己,似乎是在上班時間兩個人對著鏡頭自拍的。曾鯉穿著一件藍色的針織衫,對著鏡頭淺淺地笑。她總是笑得很靦腆,小心翼翼地抿著嘴,因為嘴巴一動,金屬的矯治器就會從唇間露出來。
艾景初又點了一支菸。透過指尖的煙霧,他蹙著眉尖盯了那照片許久。
最後,他抽了口煙,對著那條簡訊按了刪除。
作者有話要說: (⊙o⊙)…我打雞血了,居然寫這麼快。
偶爾有那麼一兩次。
☆、9——4
那個月,老闆不在,艾景初去了波士頓的研究中心聽報告。
波士頓離費城有些遠,去程他搭了朋友的順風車,本來準備回來坐火車。哪知政府釋出暴風雪警報,他延後了好幾天才回學校。
他回到費城,先去了趟實驗室,然後才回家。租的房子在學校附近,樓下樓上不少賓大的同學。他本來一個人住,但是後來有個中國留學生臨時找不到住處,又同為老鄉,他便點頭同意。
那個人便是於易。
在他去波士頓之前,於易就因為母親做腫瘤手術而回國了。
暴風雪的後遺症並不強,主要路段的積雪已經被鏟走了不少。
到了住地,剛要爬樓梯,遇見了時常打照面的韓國留學生。那韓國人姓李,眼睛小小的鼻樑高高的,看到誰都很熱情。其實他並不住這裡,只是在追樓上一個女孩,便日日往這裡蹭。
艾景初和於易都不怎麼喜歡這人,他幾乎把醫學院所有適齡的亞裔單身女孩都追求了一遍,這都不是重點,關鍵是他還會沒完沒了地追著所有外國人學韓文,主動當免費家教,上門服務,無論男女。彷彿他來這裡最重要的任務不是學醫而是宣傳本國文化。
艾景初和他點頭而過,走了幾步他卻叫住艾景初,“對了,我撿到一封你的信。晚上給你帶過來。”
艾景初聽見這話,完全以為是什麼邀請函、賬單、廣告之類的,並未將這事放在心上,
直到晚上,韓國人真的來敲門,將東西遞給他,“那幾天颳風下雪把樓下弄得一塌糊塗,我在掃雪車下撿的,上面有漢字我認為它應該是你的。”
艾景初狐疑地接過信。
那與其說是信,不如說是一沓紙。全篇都是浸了水又風乾後留下水漬,有好幾張,大概因為沒有立刻分開晾乾所以全部粘到了一起,厚厚的。
艾景初粗略了瞄了一眼。
那韓國人除了那點過盛的民族心,其他都很好,也有一副熱心腸,當下便跟艾景初解釋:“不知道誰撕郵票,把信封剪壞了,大概在雪水裡泡了很久,又髒又溼,我就給扔了。”
艾景初道過謝,關上門。
他垂頭看了看,信沒有抬頭,因為第一頁已經不知所蹤,上面的漢字雋秀可愛,卻是完全陌生的筆跡。
隨後,他回身去廚房關火,然後坐在沙發上從第一行開始細細地看。
紙上的大部分字跡已經因為浸溼而暈染開了,而且一頁粘著一頁,需要極大的小心和耐心才能將它們完整地分開,可是仍然沒有妨礙到他的閱讀。
寫信的人書寫了很多小時候的家庭瑣事,以及和“你”相處的點點滴滴,從初中補課開始到父母離異,字裡行間不但是一種心情的傾訴,更是一個情竅初開的少女對愛的嚮往。
看到此時,艾景初已經完全確認這封信要送達的人並不是他,而是於易。
於易搬來不久,韓國人不太瞭解情況,便以為這棟樓只有他一箇中國人,因而誤認為這封信肯定是他的。
得出這個結論後他沒有繼續再看,靜靜地將信擱在了書桌上,轉而去做別的事情。
那段時間,老闆去了英國,門診的病人也不多,而義工卻很多。
醫院裡有很多孩子爭著來做義工。有的義工不但替護士幹活,還會陪住院的病人打發時間。
二樓有位老太太,長了左頰瘤,在醫院裡住了很久,是個退休的華裔教師,對艾景初特別熱情。艾景初去探望老太太的時候,做義工的小姑娘剛給她唸完了一部小說。
小姑娘感嘆:“真糟糕。為什麼她不先告訴他。”
老太太答:“這就是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