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們七個夥伴最早約定的每十天進行一次的摔跤賽。說是摔跤,開始的時候還是正兒八經的像摔跤的樣子,互相之間抓著對方的肩膀,你來我往,扯來拽去,七扭八拐,什麼招兒都用,只要摔倒對方就算贏。
後來摔跤的方式就變得五花八門了,有些跟摔跤都不沾邊,逐漸地,也不叫摔跤比賽,而叫擂臺賽了。像單手拉,兩個人中間用石塊擺條線,各伸出一隻手握緊,然後互相扯拽,誰先踩過線就算誰輸。還有像推柱子,用石塊圍成一個小圈,一個人站在裡面充當一根柱子,由另一個人站在外圈一次一次地推。當然,這根柱子是可以躲閃的。外面的人有五次機會,若不到五次就將圈裡人推出線,算圈外的人贏。反之,五次沒有推出來,就算圈裡的人贏了。
有時,擺一塊大一點的石頭當目標,大家站在遠處用小石塊投向目標,擊中者贏,如若未擊中,量出離開目標的距離,較近的就算贏,他們稱此為打響兒。總之,他們有很多創意,類似這樣的比賽法多了去了。
還有不成文的獎勵制度,吃的、用的、玩的,每人都要帶一些來,然後湊成一堆,又分成大小不同的三部分,取得前三名的得獎。雖然獎勵不大,但很有刺激性,大夥兒樂此不疲,而且十分上癮。
每次比賽完後,由最後一名當場決定下一次比賽的方式,同時充當下次比賽的擂主。當然,只要大家同意,擂主也可以用自創的比賽方式。不用說,一般都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式。
上一次比賽的是打響兒,豆眼落在最後。這次比賽由他來選,他選擇了自己擅長的推柱子。普大木也比較擅長這項比賽,但根據以往的情況,他基本上比豆眼差那麼一點點。
“喂,你兩個還不過來!”那邊有人催他兩個了。倆人答應了一聲,就往過走。到那裡一看,圓圈已經擺好了,馬上就要開始比賽了。
擂主是推柱子的,豆眼已經在圈外摩拳擦掌了。他當然可以全部戰勝其他六個人,但他至少要贏三個人。否則,作為擂主,就直接被淘汰,只有被別人推的份兒,並被降為最後一名。而且,還不能充當下次的擂主。
最先進入圈裡面的大嘴,他個頭不高,眼睛細長,眼角上挑,嘻嘻笑時,嘴如青蛙,外號因此而來。
“豆眼,儘管過來。”大嘴在圈子裡挑逗著豆眼,左一下右一下地做一些躲閃的動作。這種比賽,一般外圈的人不能輕易下手,要攻其不備,才容易成功。豆眼笑著,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繞著圈子走來走去。大嘴不敢輕敵,知道豆眼在迷惑自己。
豆眼也沒把大嘴放在心上,大多數情況下,他不出三下,就可以讓大嘴出圈。他走著走著,突然,身子一擰一沉,右手使勁推向大嘴。好個大嘴,一點兒也不示弱,身子一躬,豆眼的手就貼著他的肚皮擦過去。豆眼又順勢朝大嘴的肚子橫推,大嘴還是那弓著的姿勢,卻滴溜一轉,豆眼的手又撲了空。這一套動作,已經算推了兩次了。
豆眼一看不成,就收回了手,“行呀!大嘴。”他稱讚了大嘴一句,又漫不經心地繞著圈子走。
“赫赫。。。。,想迷惑我,我不會上當的。”大嘴說著,隨著豆眼在圈子裡打轉。
大家在周圍觀戰,有提醒大嘴的,有給豆眼出主意的。普大木微笑著站在那裡,認真地看著,沒有多說話。
豆眼走著走著停在那裡,轉身背對著大嘴,似乎正兒八經地和周圍的人商量著對策。一句話說完,第二句話說到一半時,卻又突然轉身,同時雙手對著大嘴推過去。大嘴正聽著他們對話,見豆眼突然襲來,慌忙往地上一蹲,腦袋壓得低低的,讓豆眼又撲了空。
豆眼見沒有推到大嘴,又見大嘴蹲下來,急忙變化動作,右手向下斜著朝大嘴的肩膀推過去。大嘴似乎知道他有這個動作,身體快速後仰,兩手倒撐在地上。豆眼的手沒有推到他的肩膀,餘勢卻推在他的肚子上。但這個力量太朝下了,只將大嘴推坐在地上,卻沒有推出圈子。
“哈哈。。。,贏了,贏了!”大嘴爬起來,高興地叫著。用兩隻手一起推是算做兩次的,所以,豆眼的次數已經用完了。
“嗨,大嘴,真行呀!躲得真快。”豆眼這回可是真的稱讚他的。他走過去拉住大嘴的手,兩個人都給了對方的胸口一拳。
竹竿已經站在圈子裡了。他的個頭最高,瘦瘦的身材再配上細長的臉,只能讓人聯想到“竹竿”了。
剛才對待大嘴,豆眼多少有點兒大意,這次他就認真多了,一定不會輕易下手的。所以,竹竿這次就沒有那麼幸運了,讓他第二次就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