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青朝氣的臉,彷彿從水中襯出,慢慢地清晰。
似乎是同樣的夏天,陽光充沛,紛亂的樹影婆娑,滲漏下零落的光圈,她載著希望與歡欣踏進這所夢中的大學,坐在寬敞的教室裡她是第一眼就注意到他的。當時的他正微笑著朝她身旁的空坐位走來,他清爽的氣息即使在那樣悶熱的夏月傍晚,也毫無掩飾地走進她的胸膛,僅此一瞬,他就悄悄地走進了女孩心裡。從此,每天她都會安靜地看他在球場馳騁,做他忠實的觀眾,為他悄悄把課桌上的書本整理得整整齊齊,而他又是個很陽光開朗的男孩,總是能給她帶去不少的歡聲笑語。和他在一起,她總是覺得特別的開心。花季雨季牽掛著女孩的心,十幾歲的女孩懵懵懂懂,難免會有一些朦朦朧朧的夢,她也不例外。晚*做了一個夢,一個美麗的夢,接著每一晚她都做了同一個夢,可她一直都把這份感情埋在心底。於是她寫了很多信給他,從這以後她將自己的心裡話全部都寫在信裡,她希望他能讀懂她的心,她陶醉在自己的夢中,每一天,她的心總會莫名其妙地走進他那裡去,她想擦去,但始終擦不掉,有時她也會猜測,他是不是也像自己喜歡他那樣喜歡自己?她的信越寫越多,卻始終都不敢給他。終於那天,他對她說,他即將離開,去其他城市。她急匆匆的把信往他手裡一塞,轉身就跑了,從此他們再無聯絡。她也始終這份愛深深的埋在心底,塵封起來,直到今天,他們再次相遇。
他輕輕呼喚她,把她從回憶中重新拉了回來。他對她說那天上車以後看了那封信,也明白了她的心意,當時由於很多原因,沒有與她再聯絡,希望她現在能接受他。她卻突然發現,面對已經愛上自己的他,卻再也沒有當年的感受。於是她急匆匆的站起來,說要去洗手間。走出咖啡廳,心中卻有一種釋然的感覺,似乎什麼存放了多年的包袱被放下了一樣,她這才明白原來那份深深地心事只是年少輕狂,以前總以為自己和他是兩條相隔很近的直線,總以為會有相交的那一天,現在才知道,兩條平行線不論相隔多近,都不會有相交的那一天。那麼,就讓一切隨風而逝吧!
………【第七十七章 作繭自縛】………
常常聽到父輩人這樣一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也許是大多數人在歷經了世事滄桑之後的經驗之談吧!但我每次聽到這句話,心中總免不了有些疙瘩,害人之心固不可有,難道防人之心就亦不可無了嗎?寫於此,我想,我又該被某些人所唾罵了,對於生活,我確實天真了些,無知了些,幼稚了些,甚至更多的是一種愚蠢,我真心的感謝那些唾罵我的人,他們用他們的親身經歷與感悟向我揭露出人心的叵測、卑鄙與口腹蜜劍,我感謝他們,感謝他們向我描繪出社會的黑暗與深加在他們身上的痛楚,使我對於生活,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也許,於生存技巧而言,那些“過來人”有著更為深刻的領悟與經驗,然而,我們不能讓經驗捆綁了思維,我們需要理性的分性與辯證的思考。
無法感知“文化大革命”的浩蕩與荒唐,我不屬於那個年代,我出生的時候,*主義已經離得我很渺遠。但從我父輩的追憶中,我似乎還能鋪捉到一些“文化大革命”的蹤影。大鍋飯、紅衛兵、老三屆、大字報、走資派,一些在我們今天看來有些不知所去的東西,卻滿滿地裝在了父輩的記憶匣子中。我們有時談話涉及到“文化大革命”,父輩總是顯得很敏感,但在我們的不斷追問下,他們也會津津樂道於他們記憶中的不平凡的歲月。於是,在我們的腦海中,在支離破碎的文字與圖片的配湊下,“文化大革命”便在我們的腦海中有了一個大略的輪廓,我們似乎可以想象貼滿了大字報,寫滿了“打倒走資派”橫幅的街道上擁擠的紅衛兵*的聲勢浩大的場面,可以想象到知識分子被大家簇擁著抓到街上*,被扔滿一身菜葉的場景,但我們卻不能體味那個時代人們的心境以及後來對他們思想的衝擊的陰影。你能想象說錯一句話也要遭批鬥的情景嗎?無法想象。但這卻是那個時代**裸的現實。
於是,一個時代的創傷便留給了那個時代的人,嵌進了血肉,滲進了骨頭。長期的壓抑與壓迫使他們的身心早已變了形,或許建設*主義社會只是成了所謂,成了泡影,我無法揣度一顆顆受壓抑、受排擠、悒鬱、彷徨、憤滿的心靈會生髮出一種怎樣的思想。或許,在心靈歸於平靜之後,一種新的生存的意識將會被萌發,佔領原來心靈的領土,使生存有了一種新的殼。記得餘秋雨先生曾在文章中對老三屆有過精彩的論述,他說:“老三屆是那個時代最悲慘的階層,他們逝去了他們人生的發展前途,成了那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