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部分(第3/4 頁)
答應了要求,他們此時已經是人心惶惶,窮途末路,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那統領見大局已定,心下大喜,轉身對副將道:“待會你去找個筆桿子熟點的先生,再從俘虜中找幾個機靈點的對對口徑,替我擬一封好點的報捷文書,進南城後便報到朱總管那裡去!”說罷,他哈哈一笑,便徑直打馬向南城行去。
那副將應了一聲,統領這般做分明是讓自己在文書中也可以多提幾句自己。吳軍軍功賞賜極重,他們兩人現在已是營統領一級,再往上升就是都統制,可以統領數營新軍,獨當一面了,放在地方上也至少是個州留後,刺史之類的官了,勉強也可以算是進入了吳國官吏中層了。
“來人,你領二十人去清點首級,你帶丙指揮去清點俘虜人馬甲仗!待會報數字過來!”那副將待到統領走後,便立刻換了一副模樣,待到處置完畢,他才施施然的進城去了。
副將進得城內,才得知又一個好訊息,那先進城的百餘騎竟然安然無恙,原來李從珂進城之後,便立刻直撲橋頭,狂奔而去。吳軍騎隊首領眼見得情況不妙,趕忙讓到一旁,竟然未曾損失一人一馬。副將得知之後,自然是讓書記將報捷文書好生潤色一番,將統領和自己指揮若定,大破晉賊八千大軍,斬獲無算,己方不過死傷數十人的情形道明,後面還列上長長一串保舉立功人員名單,方才讓快使送往洛陽大營不提。
洛陽,吳軍大營,朱瑾坐在首座,兩廂的將佐披甲頂盔,站的紋絲不動,帳內滿是大將的森嚴殺氣。
“報!”隨著一聲拖長的稟告聲,帳外疾趨進來一名信使,跪伏在地道:“丙營許統領率領所部已經攻下澠池,兩千守軍已經不戰而降,獲得軍資無算,特此遣小的前來稟告!”
天意 159退兵
“罷了,你先下去用些酒肉,回去後讓許統領守住澠池,守住崤山北道即可!”朱瑾沉聲道,那信使趕忙行禮退下。此時已經接近正午,軍中體力消耗甚大,不像尋常百姓只有早晚兩餐,有早中晚三餐,此時已是午餐的時間,帳外已有士卒魚貫送入餐食來,擺在每個將佐面前,朱瑾面前也有一份,由於戰事進展的十分順利,帳中一直緊繃的氣氛也漸漸鬆懈下來了,吳軍將佐們也紛紛交頭接耳私語起來。
周安國喝了一口淡酒,將口中的食物嚥了下去,對一旁的朱瑾笑道:“這般算來,洛陽周邊只剩下南道的宜陽,還有北面的孟津那邊沒有訊息傳過來了,不過從俘虜那邊得來的訊息,李從珂所部幾乎全是梁國降兵,所部晉兵只有三千,如今洛陽城外要點已經降了十之七八,歸降的梁兵粗粗算來也有兩萬多人,看來李從珂還沒有掌握住那些降兵,就憑那三千兵,他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來了。看來大總管這步棋是走對了!”
朱瑾低咳了一聲,低聲答道:“宜陽、孟津一日未下,李從珂的訊息一日沒有著落,我這顆心就放不下肚。周公,咱們這步棋實在是已經險到了極點,不但要打贏,還要贏得快,不然關中、河內的敵軍叉手進來,那可就麻煩了。而且光咱們這邊贏了還不行,要是徐州那邊敗了,殿下出了事,咱倆還是脫不了干係!”
周安國無言的點了點頭,他作為朱瑾的副手,對於如今吳軍的形勢自然是十分了解。如果打個比方的話,洛陽盆地就好像一個房子,東南西北四扇門就是虎牢關、大谷關、轘轅關、函谷關、孟津渡口。透過這幾個渡口關隘,洛陽盆地分別和豫東平原、南陽盆地、關中、河內連通。吳軍從轘轅關進入洛陽盆地之後,首先分兵攻佔了洛口倉城,一來獲得了倉城中的大量存糧,而來也切斷了洛陽和汴京之間的聯絡,防止東面的敵軍進入洛陽盆地。由於南面的南陽盆地已經被吳軍所控制,所以有可能威脅吳軍的只有西面的關中和北面的河內兩個方向的敵軍,現在雖然戰局對吳軍很有利,但是隻要李從珂一日沒死,這兩個大門一日沒有控制在吳軍手中,朱瑾就一日無法安枕。還有他此次擅自改變方略,領大軍直入洛陽,卻將儲君呂潤性領著兩萬人丟在徐州面對李嗣源的主力,如果一切順利也還罷了,若是有個萬一,就算朱瑾在這邊贏得再漂亮,只怕呂方也會遷怒在他們頭上也說不定。
周安國靜默了半響,勸慰道:“殿下乃國之儲君,有百神護佑,定然是無事的,大總管不必多慮了!”聲音低沉,是在安慰朱瑾,又彷彿是在安慰自己。
朱、週二人正各懷心事,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軍使快步衝進帳來,大聲稟告道:“稟告大總管,侍衛馬軍丙營來報:我軍受命攻取孟津河橋南城,進軍至南城時,正逢晉賊大部,不下萬人,正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