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前,他就已首先明晰什麼叫做天命。自然,他也就絕對的相信天命。
——趙卓的加入,對天下大勢、歷史滄桑的無數論調則叫對自己的天命有了所謂責任感。那是孟子‘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聖者情操。
——再到後來,日日榮華的所在、榮華之後的險惡危機、危機裡他的小心翼翼、危機過後他的心有餘悸……
種種所在,終於讓他不由自主仰望至高無上的皇權,不由自主念想絕對的天子權力。
於是,也就尤其的喜歡這個屬於自己的天命。
而且,真的是天所命定吶,在他身處的所在:
首先,是宇文贇,這個非同尋常的皇家世襲之君,他根本不是治國安邦的料子。
在終日不問朝政沉頓酒色,讓滿朝文臣武將敢怒而不敢言的前提下,仍是大覺這皇帝當得太不稱心太不如意,於是無時不刻的發發脾氣、整整人,或者集集點子、找找樂子,使得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日日不安。
再次,是楊堅的天命實在很著名,再加上自己非常技巧而有心的暗中表明,許多許多的朝中大臣、能人異士們就自動的暗中投了明。
再再次,卻也是最最重要而直接的一環:他少年時甫自波若寺歸來,便受一位長輩照顧良多、並與那位長輩最優秀的子侄交誼良好。
及他成長,當這位長輩和他的那個子侄愈加卓然不凡——那是一種全方位的絕對化卓然不凡,無論內在智慧品性、還是外在的世人評定和實質影響力。
再然後,當他取得了他們的最明確的支援,開啟了他最初的‘天下計劃’後,他遭遇了這個家族的另一員——傳奇的一員、古老而切實的預言裡走出的一員……
* *
那個家族是長孫一族,那位長輩叫做長孫覽,長孫覽最優秀的子侄是長孫熾。
而那個家族的另一員,從古老而切實的預言裡走的、傳奇一員,叫做長孫晟。
魏孝文帝遷都洛邑之後,進一步實行漢化,責令原來鮮卑族姓氏一律改成漢姓,文帝以一國之尊改姓元,其宗室之長則改姓長孫。
後,魏孝文帝薨,高歡趁魏孝武帝初登基帝位未穩,將之逐出洛陽,另立一個傀儡皇帝,於是有東魏;魏孝武帝西投長安的宇文泰,宇文泰將之害死,也立一傀儡皇帝,於是有西魏。
若干年後,高氏、宇文氏終分別取而代之,於是東魏成為北齊,西魏成了北周,以元氏、長孫氏家族為主體的北魏王朝至此被徹底篡奪。
元氏為宇文泰、高歡所剪,遺孽無多,長孫氏卻畢竟留存。
又至周建德元年,長孫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誅殺宇文護一家,幫助武帝宇文邕從叔父手中奪回旁落的大權,從而深得武帝的信任,自此倍受倚重。
長孫覽性弘雅,有器量,略涉書記,尤曉鐘律。
周明帝時,為大都督。武帝在時,與覽親善,及即位,彌加禮焉,超拜車騎大將軍。每公卿上奏,必令省讀。覽有口辯,聲氣雄壯,凡所宣傳,百僚屬目,帝每嘉嘆之。覽初名善,帝謂之曰:“朕以萬機,委卿先覽。”遂賜名焉。
及誅宇文護,以功進封薛國公,其後歷小司空。從平齊,進位柱國,封第二子寬管國公。
宣帝時,進位上柱國、大司徒,俄歷同、涇二州刺史。
長孫熾,一個優雅完美如天人般的人物,天生有著叫人親近信賴的魅力,自幼年以來便知交無數。
他個性作風極之飄逸出塵,卻身為長孫一族實際的家主,擁有絕對出色的政治軍事遠略,讓人如沐春風的談笑中同時解決一切問題。
他是長孫覽最引以為傲的子侄,同時也是長孫覽所最為敬服的家主,被長孫一族和世人共認、是這個絕對超凡卓逸的家族中世代以來最超凡卓逸的一員。
長孫晟,長孫熾唯一的骨肉兄弟、更由長孫熾一手帶大。
但,處於這個世代巨族中心結構的最中心,在他前十八年的生命歷程裡卻全然不為人知。
或者,如果不是楊廣的出現,他全部的生命歷程裡都會全然不為人知。
當時的楊廣年僅六歲並極是可愛,只楊堅和所有了解楊廣的人卻清楚,楊廣自來不與男子肢體接觸。
但那一次楊廣卻主動跑上去,長久的抱著長孫晟不放鬆,如同怕被遺棄的孩子抱著他的母親。
所有人的注目中,楊廣一臉燦笑,極是欣悅而滿足,長孫晟卻平靜淡然,彷彿他根本就置身事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