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巴爾塔的“未解之謎”(第1/2 頁)
“元素構成物”,顧名思義是指由原本就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之中,或是經由特殊工藝將指定的某些“元素”進行整合與再構成之後誕生的東西,可以是存在於天空之中御風飛向的元素妖精,也可以是經由術士們透過儀式人為製造出的“魔像”,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便是,他們本質上是一個巨大的元素能量聚合體,只是透過某種方式改變了“構成”的形態而已。 這一點,與新時代魔法中,涉及元素支配魔法的理論總綱是相輔相成的,其本質上是“自然或非自然元素的多種再造形態”,用某人的話來說,就是“將名為大自然的麵糰扣下來一小塊,然後根據自己的需求製作成想要的形狀。” 這也就是新時代魔法與舊時代古典魔法的區別之一。 舊時代的魔法,講求的是施法者們自身所具備的魔力的儲存量,在擁有一定量的魔力儲備基礎上,透過不同的魔法術式將“魔力”本身轉化成各種更為具象化的魔法形態,可以是火焰、水源、雷霆,也可以是呼嘯的撕裂大地的荒野狂風。但是“舊時代魔法”本質上,只是將魔力的形態加以轉變而已。看上去猛烈炙熱的火焰球,本質上只是被附著上了類似於火焰“炙熱”性質然後被加速投擲出來的紅色魔力塊而已,那東西也許可以被稱為是“魔法”,但是絕對不能將之稱為“火焰”。 由於對“自身魔力儲備量”存在著硬性規定的緣故,雖然可以使用一些具備著魔力的補劑暫時性的從外界對自身的魔力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補充,但是很顯然,舊時代魔法是更適合“天賦異稟”之人學習使用的魔法,天生的儲魔量,是決定一個施法者能否在這條路上有所作為的最大因素。 但,這也正是他的缺點所在。依靠著自身強大的魔力儲備量,這一代的施法者們創造出來各種堪稱神蹟一般的魔法,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支,便是“奇蹟魔法”。這中魔法的起源即使在本就陳舊的舊時代魔法之中,也是已經古老到無從查詢了,這種魔法的執行原理可能連他的使用者自己都不知道,或者說可以將它使用出來這件事情本身,就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奇蹟”了。 在巴爾塔看來,這種魔法真的太過古怪,古怪到連他這樣對各種怪異魔法都能略知一二的人,在提到這個類別的時候,都會感覺興致貧乏。並不是由於奇蹟魔法過於高深莫測之類的原因,而是因為...這類魔法很奇怪。 就比如說一個最為初級的,被稱為“好運隨行”的魔法,它的作用是在一段時間之內讓被施術者的“運氣”變好,但是這個所謂的“好運”到底是什麼程度的好運,它會怎麼展現出自己的效果,它會不會產生什麼負面效果,這些事情全部都是未知數,甚至連“會不會起作用”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無法探測,無法解析,無法理解。與之相關的資訊全都寫滿了問好,如果長時間和這種魔法相處的話,巴爾塔自認為自己沒有這麼強大的毅力。 隨後便是“新時代魔法”,也就是目前學院中最為主流的魔法理論流派,其宗旨是透過咒語以及相應的“媒介”讓施法者與大自然之中本身就存在著的魔力之間產生一個互相引導,溝通的橋樑。 施法者只是將原本就在大自然之中存在著的東西“借”出來一部分,然後透過特定的術式將其轉換為自己希望它展現出來的姿態,這種方式的重點則是在於施法者本身“與大自然溝通的能力”和“能夠駕馭與支配的魔力量”,雖然依舊需要依靠到天賦的幫助,但與舊時代魔法相比,這個要求很明顯的親民了許多。 同樣的,後者也正是“格瑞亞魔法學院”得以僅憑著不到百年的創校時間,就走到了與其他傳承千年如“魔國索菲亞”並駕齊驅的地位的最主要原因。依靠著更為親民而簡單易懂的魔法理論知識,向這個大陸的普通民眾們播撒了“平民百姓也可以學習魔法”的訊息,然後照單全收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門生。最後門生們也在幾年一度的“魔法大慶典”上大放異彩為這個讓他們得以“成才”的新進魔法學院的名頭更為響亮。 這也就是巴爾塔明明出生在一個戰士家族,卻會去到一個魔法師的學校的最主要原因。 但是直至今日,有一個問題一直都在困擾著巴爾塔,是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一直輾轉反側夜不能寐。這個問題,就是眼前正在這個洞穴之中作威作福肆意踩踏著大地,激起無數飛沙走石的巨大人偶。 “神火人偶”的運作原理,這是困擾在巴爾塔心頭,除了自己這群不爭氣的弟弟妹妹們以外最讓他感覺頭大的事情。按照出土時候周圍一同尋找到的神火紋器皿的型別來看,這尊巨型石像的誕生時間應該就是在火神文明的頂峰時期。按時間線來算的話,它所在的時期應該正是“舊時代魔法”誕生以來最為鼎盛的時候,也就是所謂的“舊魔法榮耀期”才對。 在舊魔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