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第2/4 頁)
誇其談,沉默少語,也不知用阿諛奉承來巴結嚴鴻。偶爾碰個面,也是大眼瞪小眼。嚴鴻暗中其頭,心道這樣不識趣的人,居然能當上遊擊將軍,也真算奇蹟。
這一支隊伍裡的三位主官,海瑞也算的上嚴鴻舊識,好歹在淳安縣時也是有過交情的。只是對這位大清官來說,這段交情的價值或許為負。現在他老人家看嚴鴻的正使身份極不順眼,只是礙著朝廷任命,不再出口相罵而已。平日裡,也是基本沒什麼交往,人在馬車裡也甚少出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qn閱讀。)9
第三百零三章朱門酒肉
那小中官張誠,倒是頗為健談。如今中官不得權柄,更別說自己是個宮中小中官,對方是元輔長孫,更輪不到張誠拿大。他態度謙恭,大概把皇宮中奉承皇帝、妃嬪和上級老公公們的態度,也拿來討好嚴鴻了。而話裡話外,也透露著宮中的大璫們也需要打點,自個這次出來只為發財,只盼望嚴鴻給指些明路。
嚴鴻對於這樣的宦官倒是打心眼裡歡迎。二人一拍即合,沒事交流交流經驗心得,再把沿途地方官的賄賂銀錢對半平分,相處頗為融洽。
至於嚴鴻自個的護衛團,嚴峰嚴復一個忠厚,一個機靈,自不必說。梁如飛前番與他同下江南,彼此已經有些交情。而奚童不知道為什麼,嚴鴻總覺得對方看自己的目光裡,隱隱有些恨意。但是這小子平日裡多做少說,如同鋸嘴葫蘆,問他十句九不答言,嚴鴻拿他也沒辦法。
至於黃河雙俠,和嚴鴻自然是較為談得來的,只是嚴鴻要和張誠商量撈錢時,卻得避著他們。這二位大約是辦教育辦上癮了,看著奚童彷彿發現了寶貝,纏著要教他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的學問。而梁如飛雖然曾鄙夷雙俠武功平平,雙俠倒並不介意。雲初起文質彬彬,見了梁如飛一口一個前輩,葉正飛又是豪爽直率。數日下來,梁如飛與他們也漸漸有了交情。
這欽差隊伍數百人浩浩蕩蕩而行,沿途自有儀仗開道,閒人不得騷擾。嚴鴻騎在馬上時。但見路旁也有不少難民。一個個衣衫襤褸。面有菜色,或蹲或坐,一副死相。他問了隨行的地方官員,得知山東連續兩年大災,不少難民外逃,遠至河南、河北。如今朝廷已經使人到處傳話,說欽差入魯賑濟,災民們可去濟南府領賑。因此各地的難民。紛紛都在回流。
饒是如此,有那許多將信將疑的,還有走不動的,依然滯留各縣,十分麻煩。嚴鴻知道大股難民,乃是國家不安定的一個因素,但他急於搶親,也不可能停下來細細查訪。便是難民們那飢寒交迫的可憐相,他也是眼不見為淨了。
朝廷的滾單、火牌一路下發,沿途官員自然要置酒款待。國朝體制。接待欽差自然有接待欽差的規格。不過如今麼,誰還守著那個規格接待。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因此一路上逢州過縣,都是山珍海味,頗為豐盛。
只是海瑞海副使實在不上道,沿途數次落了當地官員的面子,直指對方規格太過,不合四菜一湯的體制。而這位海大人也是閒不住的。每夜到一地住宿,嚴鴻和別的隨員都是在館舍中休息,他偏要出來,帶著護衛李鯤鵬和家人海平,微服察訪,去和流落此地的山東難民攀談,又敦促本地官員,一面勸導難民歸鄉,一面對尚未歸鄉的,予以賑濟。便是中午休息時,他也要騎著馬往街頭兜一圈,尋幾個難民問話。嚴鴻心道,這海青天政務上著實勤勉,由你這麼辛勞,本欽差樂得專心搶老婆。
等到文安縣時,文安縣縣令照例是盛情款待,正副欽差及隨員三四十人,連同本地陪客的十多位官員,在衙門內擺了六桌。每桌上,八個冷盤,十二個熱菜,四個大菜,四個點心,兩個湯,流水般送上來。
卻看海瑞拍案而起,鬚髯戟張,指著滿桌酒菜道:“時逢大災,難民嗷嗷待哺,地方官員,不依太祖舊制,反而如此花天酒地,實在可惡!”說罷,拂袖而去。直把個安縣令鬧得是尷尬無比。幸虧嚴鴻好言安慰,再把對方的孝敬程儀收下,這才落個賓主盡歡。聽說海副使自個回到房舍,連晚飯都沒吃,就又出門去訪查難民了。
海瑞這麼一鬧,沿途也自震撼了一番。等第二天隊伍到達大城縣地面時,那姚縣令滿臉堆笑,親自來迎道:“欽差旅途辛苦。本縣聞欽差厲行節約,故而略備薄酒,及四菜一湯的宴席,請欽差大人賞光。”嚴鴻心想,你老兄倒是會做人。偷眼窺海瑞,也是面帶一絲微笑。
待到進得衙門,照舊是擺下六桌,四菜一湯送將上來。第一個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