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劉禪的為難(第1/2 頁)
“現在這裡就你我君臣兩人,你也是劉關張的後代,也不是外人!現在朕的心裡很亂,朕也老了,現在留下了這麼一攤子,雖然沒有守住祖宗的基業,退守南中了,但畢竟南中也是一攤子唉啊,老了就要死,死了這一攤子就要傳給後人……”
“陛下春秋正盛,龍體康健,臣懇請陛下不要如此說……”
“老了就老了,死了就死了,這有什麼可忌諱的。生死都是大事,傳位也是大事,這些都是要思考的!你不是外人,我就問你一句,你覺得朕的這個位,傳給老大好呢?還是老五好?”
“陛下,微臣不該妄議。”
“沒事兒,你就這麼一說,朕就這麼一聽,完了之後,沒人會記著這事兒的。”
“為大漢江山社稷計,為北進中原、興復漢室、統一天下計,微臣以為,南安王更加有能力完成這些事情……”
“朕也是這麼想的,可是立長不立幼是祖宗之法!”
“陛下不妨細數歷史,真正長子繼位的,恐怕還佔不到三成吧?”
“然而太子並無過錯……”
“陛下,是個人,總會有些過錯的。”
“還是容朕再想一想吧。你準備好,這兩日我們就起程北上!”
“臣遵旨。”
……
劉諶回到建寧,黃門已經準備好了,北上的一夜物事,前來問劉禪,後宮裡需要來幾位娘娘陪同。
“讓皇后去定吧!一個不去更好,朕要輕車簡從,北上是要辦正事的,不是帶著大家出去遊玩的,現在兵荒馬亂的陪什麼陪……”
這個常侍叫做李平櫥,最會察言觀色的,他一眼就看出劉禪正在煩悶,也不敢多問,一遛煙就跑了。
劉禪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舉行了一次朝會,正如他所料,當他提出太子監國,自己北上去的事情,朝中也並沒有什麼大臣出來反對。
現在該做的事,正在按部就班的做,很多事情都已經理順了,循規蹈矩去做,就可以做好。
所以這個時候就沒有許多的奏章需要批閱,因為沒有宮殿供大臣站,所以舉行個大朝會,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一切都忙忙亂亂的,但是這種忙亂,並沒有皇帝什麼事兒,現在隨著皇帝去什麼地方,都不會影響什麼的。
相反,現在這邊一攤子事兒,最大的事兒也就是營建南都和安置百姓,正好這個事兒就是由劉璿親自來抓的,現在讓他出來監國,也理得很順。
所以皇帝去哪兒,對於這個國家來說,並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大臣們出來強調的,只是皇帝北上所需要的保衛力量的加強……
既然大家都這樣提出來了,那就盛情難卻了,劉禪於是順勢提出了帶著大漢軍校,整個北上的問題。
說是這樣一來,帶著關彝和他練出來的那幾萬人,再配合著羽林衛,整個路上就十分的安全。
當然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完全為了保護自己,而是大漢軍校真的需要遷到攀枝花縣去,因為現在那裡出產的輜重武器是全天下最好的,輜重武器裝備可以就地解決,再也不需要勞動一大批勞力,去長途運輸;
而且整個大漢最會練兵的人、最會營造先進武器殺敵的人、天下敵國最想殺死的那個人,也在攀枝花縣,所以得把這些人帶上去,給這個最後練兵的人去訓練,讓這個人給他們設計武器,讓這群人去保衛這個有天下最價值的人……
在這件事情上,朝臣原本是打算反對的,但劉禪是順這著他們的勢,把話這麼一說的,而且這一套說辭,竟然無可辯駁!
好吧,既然如此,朝臣也就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這件事情也就定了下來。
當然,最後反對的聲音還是出了一個,出這個反對聲音的人,是太子劉璿。
“父皇,兒臣認為大漢軍校不可搬到北方去!現在已經練好的軍卒,帶到北方去,兒臣沒有什麼反對意見!只是兒臣知道,這個大漢軍校周圍,還有好十幾萬百姓,這群人在這裡剛剛開闢了家業,剛剛適應了這裡,一切都做順,根也紮下了,帶著他們北上顛沛流離,一切又得重新開始,這不合天子仁愛之道,望父皇在這件事情上慎重……”
劉禪點點頭,道:“可正是這些人,是他們托起整個軍校的基礎,若是不帶這些人去,那就等於要到西北越蠵郡,重新建立一座大漢軍校了?”
“父皇,依著五弟的本事,隨便建立一座大漢軍校,那也不在話下!更何況現在攀枝花縣,營造的基礎也是很好的,大量的能工巧匠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