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股災過後,江渝沒有馬上動用這筆龐大的資金,而是把這筆錢匯入德國商業銀行、德意志銀行。
同時拿出一部分錢,再次購買優質橡膠股票。隨著汽車行業的展,橡膠能賺錢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橡膠種植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投產,壟斷起來比較容易。
當然國際財團也在收購橡膠股票,江渝的目標並非是壟斷,僅是為了買下足夠的橡膠園,rì後能夠支撐中國汽車行業的需求就可以了。橡膠可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到時候要到國際財團旗下的橡膠園購買就太吃虧本了。
正文 第八章:與時間賽跑
這個世界,這個市場,無非就是資本家的養殖場,先把人們養肥了,然後透過各種泡沫的製造,將人們的財富掠奪一空,然後繼續養,養肥了繼續宰殺,不斷的迴圈、重複。
戰爭與經濟同樣也是不斷的迴圈、重複,當生產力過剩之後已經無法繼續展,就會催生戰爭,當戰爭的破壞之後,再一次的展建設……
所以當一個人無法成為頂級資本家的時候,那麼絕對富不過三代。當一個國家沒有形成民族財團的之前,是很難在越來越現代化的戰爭中取得勝利的,任何的繁榮都只是曇花一現。
經過這次橡膠泡沫經濟的江渝,更加清醒的意識到了這一點,中國必須有一個能與外資相抗衡的資本財團,就如西歐大6的羅斯柴爾德財團,美國的國際財團,以及德國的容克財團一般。
最起碼,在未來兩百年內,資本都是毋庸置疑的主流。
要想形成中國民族財團,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個很好的機遇。也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rì本資本正式形成。
此時中國是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國家,要想展起自己的民族財團很難,但並非不可能,而軍事、工業、農業、金融、教育、基礎設施缺一不可。
展要趁早,江渝一面開始大規模興辦教育,即每開一種工廠就建一所專門的學校,同時繼續向德國派遣技工學徒。
華海集團在德國的規模已經越來越大,透過技術優勢,以及銀行的關係,規模還在不斷擴大,所涉及的生產專案也越來越多,安排幾千名技工學徒並不困難。
這些技工學徒對於別的德國工廠來說也是很歡迎的,因為他們並不需要支付給這些技工學徒太多報酬。德國工人對他們也沒什麼敵意,因為他們學成之後將回到中國去,不會和他們搶飯碗。
這些學徒被安排到各種工廠當中,涉及各種工業生產專案。
同時江渝又派遣了三百多名留學生到德國,這些留學生也是被安排去學習理工農醫等專業知識。
農業方面江渝也開始涉及,他抽調了兩千萬元的資金,開設了一個農墾公司,農墾公司在蘇北進行了初步的圈地。
不過土地價格雖然還算便宜,但投入太大了,一畝地上百元的價格還是嫌太高,2ooo萬元根本買不了多少土地,因此初期圈的地都是荒地,然後僱傭貧民進行墾殖,1o年墾殖的目標是六十萬畝。
大規模的圈地時機還未到來,農業技術也未完善。
拖拉機是農業生產的利器,化肥也是必要的,高產種子目前是別想了,不過江渝已經投資了一百萬元,成立了數個培育基地,正在大力研究高產技術,為此江渝查詢了一大堆的資料,讓農業研究人員進行研究。
最隱蔽的還是軍事上的建設,江北巡防營的規模已經擴充到了一個旅的規模,比原先的人員多出了十倍!
多出的人員,則對外宣稱是工廠民兵。
只不過這些民兵的裝備太好了,而且平rì也不怎麼從事生產,幾乎都在訓練。
江渝還成立了淮yīn講武堂,開始自己培養軍官,講武堂分步兵科、炮兵科,以及偵察科、特種作戰科。
講武堂聘請了很多德國教官,同時江渝和蔣方震任正副校長,即有德國人的東西,也有自己的東西。
例如偵察科有空中偵查,並有一個空軍班,除了空中偵察還有教空軍理念。特種作戰科則是教特種作戰的。
軍隊的訓練方面請了大量德國教官,還有許多留學德國6軍學校的中國教官,軍中的訓練很艱苦,一開始德國教官們甚至擔憂如此艱苦的訓練,會不會造成士兵譁變。
然而一段時間下來,讓那些德**官們目瞪口呆的是,這些中國士兵竟擁有強的能耐力。
那些普通士兵都是務農出身,本身就是十分樸實,更加吃苦耐勞,而且軍中待遇很好,他們不想放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