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都照片一樣的刻印在識海中,他恍然明白,這大概就是前輩們常說的,存在於第七識以外的靈魂烙印吧!那並非隨著腦細胞死亡而消失的記憶。
可是,怎麼可能在這樣的修為境界下就想起來了呢?難道是因為玄陟龕?他都做了些什麼,那兩道金光……我的身體……好難受!
“啊---!”一聲慘叫,姜昊猛地睜開眼睛,腰桿條件反shè的往上一起,卻只離開地面不到五厘米,“噗”的躺回原地。他發現自己身上一點力氣都沒有!
眼前沒有他想象的那麼黑,無數星星點點微弱光芒從穹窿高處照shè下來,姜昊一眼看出那正是靈石的光芒,原本以為已經採摘乾淨的靈石,想不到仍然還有,看來自己這些地球出來的人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
看看旁邊散落一層的石頭,姜昊明白肯定是劇烈震動所致,不出所料的話,恐怕是玄陟龕他們乾的好事,幸虧自己走運,否則隨便一塊石頭落在身上,都是重傷乃至要命的。
“啪!”又有水珠從上方滴落,姜昊忍不住一閉眼,繼而心中大喜!有水就有希望!他勉力將脖子伸直,用盡全身力量往上蠕動,終於能讓嘴巴正好接住上空落下的水珠。
一滴落入口,舌尖頓時傳來一絲無比舒爽的甜美,那水滴入口即化,竟是一瞬間就瀰漫到整個身體,近乎乾枯了的經脈筋骨頓時多了一份生機,這水,竟是靈氣凝結而成的!
貪婪的接住每一滴,姜昊心中一想便什麼都明白了。這個山洞的頂部不知道承受多少年靈氣滋養滲透,既然能凝結成靈石,必然也能聚攏成液態儲存,震裂洞頂之後滴下來,卻是救了自己。來吧!來的更多些!
滴滴靈液入口,姜昊凝神調息,努力吸收修復自己的身體缺損,他估計自己應該躺了不短的時間,否則不至於脫力脫水到這般地步,只是不知道這麼長的時間裡,褚師叔他們能不能安全的回到地球,幽蘭他們會不會有危險!
“不行!我不能這樣死等!必須要想辦法離開這裡!”感覺到身體有了力氣,姜昊艱難的爬起來,用手扶著牆壁支撐站立,一步、一步的搖晃著挪出去,走到最近的一個拔掉水晶後留下的坑。
果然不出他所料,儘管已經沒了凝聚靈氣的水晶,千萬年形成的靈脈流向已經成了慣xìng,在兩米深的大坑裡,已經積累出一灘氤氳濃密的靈氣,淡淡的迴旋流轉著。
他把身子放下去,就在坑底雙膝盤坐結印瞑目,感覺到周身上下恍如浸入到靈液之中似的,說不出的舒爽。深吸一口濃郁靈氣,他全力恢復起來。
經過煎皮拆骨一般的“搜魂術”折磨,姜昊的神識沒有崩潰,卻變得更加純粹堅韌,再次進入修煉之後對於身體的掌控和對於靈臺清靜的把握又深了一層,算是因禍得福了。
數個周天之後,感覺自己力氣重生jīng神抖擻,除了仍舊有一些神氣衰竭外並無不適之處。姜昊長吁一聲從大坑內一躍而起,飛步到了裂縫下方,上面黑漆漆看不到任何光亮,聽不到任何聲音,感受不到任何的空氣流動,猜測上頭基於可能被封死了。這怎麼辦?
光這條陡峭的裂縫就有千米以外,想要攀援出去沒有專業工具,以現在的修為卻是極難,稍有不慎摔下來就粉身碎骨。就算爬上去,怎麼開啟洞口又是個問題,但,總不能們死在這裡吧!
姜昊坐下來,凝神思索一條條面臨的困境和解決的方法,想來想去,他忽然想起臨行前自己看過的《方士翼》,上面記載的一些被斥為荒誕不經的內容跳了出來。
《方士翼》是東朝時期一位不知名的玄修散人收集整理所成,內容都是上至chūn秋戰國時期的齊東方士,下至兩漢魏晉的各家道教和新興玄學大家的一些奇談怪論,甚至還有自古流傳不知真假的一些巫術。
這樣的內容,正統修行者不論佛道都是不取的,而佔了喉舌的儒家更是鄙薄不屑,也只有服食“五石散”酷好亂談玄的東晉名士們才有閒情去研究。姜昊卻是從外公的書房裡扒出來當作閒書來看的,現在卻成了他解決問題的重要助力。
《方士翼》中,有許多當年道教蠱惑百姓的不入流法門,其中有嶗山道士的“穿牆術”,“五鬼搬運”,愚弄百姓的所謂“輕身術”,甚至還有北宋“神行太保”戴宗的甲馬,說到底都是些不入流的符咒而已。
這些法術,任何修行入門有了法力的人都能借用,而修到靈臺清靜神識發起的時候就用得出,到了大藥升騰龍虎交會之後,法力增長真元充沛,這就成了隨手可用的小神通了。因此修行者沒有當真的,更嚴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