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3/4 頁)
吳貴妃想起從前在太子府的時候,她自己眼裡都是容不得沙子的性格,要是在自己身邊的人裡發現探子了,都恨不得把人筋抽了,太后執掌後宮這麼些年,想必前些日子是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挖坑往裡跳吧。
還有林家的大姑娘,就說她的家室,她身上的光環,皇帝是不會讓她嫁的別人家裡的,那麼年紀合適的也就只有康德一人了。
又是一圈冷汗冒出,吳貴妃心裡一陣陣發憷,她得忍,繼續忍下去,一直忍到自己升位……或者康陽升位。
以及,她得想個什麼法子補救一下前些日子的過失。
不多時,梅兒帶了康德回來了,不過同行的還有康陽。兩人請完安,康陽就奔著桌上的點心去了,康德老老實實的坐在一邊。
吳貴妃有點懷疑自己看走眼了,以前怎麼覺得他老實呢?不過轉念又一想,指婚這事兒是太后跟皇帝做主的,他也一樣身不由己。
吳貴妃笑笑,“雖然明旨沒發,不過聽太后娘娘的意思,你的正妃應該就是林家的姑娘了。”
康德半低著頭,小小的嗯了一聲。
吳貴妃停頓片刻,又道:“雖不是你一開始看上的李姑娘,不過林姑娘也是個好的,模樣不錯,又得太后喜歡,將來成了親你可得好好對人家。”
“母妃說的是。”康德應了一聲。
吳貴妃有點不開心,完全看不出喜怒來。這孩子進她宮裡的時候才三歲,聽話而且不愛說話,也從來不反駁她的意見,好養的很。
那是當初,現在吳貴妃恨不得打他兩巴掌,就想問問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可惜康德待她一直恭敬,連個生事的藉口也找不到。
吳貴妃眼睛一轉,又道:“林家的姑娘在家裡一直管家來著,想必是做主做慣了的,你將來別跟她計較。”
“母妃說的是。”依舊只有這麼一句。
“她得太后喜歡,在宮裡也是待了許久的,女兒家都有些嬌氣,在太后面前你得讓著她。”
就在吳貴妃一條條給婉玉拉低印象分的時候,林家的內書房,父女兩個也在說康德,還有他的養母吳貴妃。
“康德是皇四子。”林如海道:“從小在吳貴妃跟前長大。吳貴妃這個人……雖不是生母,但是你得敬著。”
婉玉看了林如海一眼,似乎覺得她爹這麼委婉著來有點不太像他風格了,“我知道,她有親生兒子,跟康德肯定不是一條心。”
林如海覺得女兒這話裡有兩處要糾正,一是這麼快就叫上名字了,二是……“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宮裡宮外都說吳貴妃對皇四子照顧的體貼入微。”
“父親。”婉玉叫了一聲,鄭重其事道:“康德今年十五,康陽今年十一,雖然生日一個在年頭,一個在年尾,但是也差了三年多。他倆現在是在一處讀書的,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要麼就是康陽太聰明,要麼就是康德太笨,但是按照古代那種純學文科的方式,智商不起決定性作用,而且康德看著其實也不怎麼笨來著,那麼兩個年紀差了三歲的人進度一樣,除了起步晚或者父母嬌慣再沒別的可能了。
林如海欣慰的點了點頭,“你明白就好。”說完他皺了皺眉頭,“太后雖然喜歡你,皇帝也還行,但是後宮裡……你還是不能跟她明著對上的。”
“父親你放寬心!”婉玉安慰道:“明年成親的時候康德就十六了,在宮裡住不了幾年了。況且九個月的孝期,成親怎麼也是下半年了。宮裡新人輩出,她哪有那個閒工夫放在我們身上。”
沒兩日就是八月二日,宮裡開大經筵的日子。
經筵其實就是給皇帝講學,督促他上進來著。有每日都講的,俗稱小經筵,大經筵則是每年秋天跟春天特有的,場面十分隆重。
小經筵是翰林院學士主講,去御書房裡給皇帝唸書,大經筵則是內閣大學士主持,參與人數多達好幾百,地方也從御書房裡挪到了乾清宮的大殿裡。
大經筵是個展示學識收穫崇拜眼光的舞臺,但是同時……它也是個丟臉的地方。
一般的程式是先讀原文,然後開始由各位飽學之士講解,有時候皇帝也會專門點名一二人來講解,這一期是林如海主持,不用上去講經了,壓力稍小一些。
這種時候,越是抽到簡單的經書就越是緊張,畢竟要將被前人們翻來覆去講過好多次的東西講出新意來,那非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簡直就是要了老命了。
於是林如海有點走神,想起自己閨女小時候解釋李白是個眼神不好的酒瘋子,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