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2/4 頁)
向蘇荔解釋為什麼叫她出來。
“謝謝。”蘇荔苦苦的一笑,那是小臣,還沒有讓蘇荔起身道謝的規格,只是一頷首。
他們每年送進宮了很多,至那次之後,宮裡只留下一點泡菜給老爺子下麵條、煮湯,其它的全送過來了。王府吃不了,蘇荔沒法子,只好讓老十三每年搞個朝鮮美食節,做各種菜式把東西吃完為止。沒想到這次他們還單獨送一份到家裡來,那今年的朝鮮美食節不是得搞兩個月?蘇荔覺得頭好大。
“好的東西自然要送給懂得欣賞它的人,側福晉是上國少有了解鄙邦之有識之士,就跟鄙國的家人一般,小臣當然得來看看側福晉!”那使臣的北京話倒是更溜了。蘇荔看看福晉,福晉捂嘴笑,想想自己貧乏的腦袋都知道這位看來是有事了,都誇成這樣了,看來事不小了,乾笑了一下。
“使臣有話就直說吧。我是笨人。不喜歡猜。”蘇荔懶得浪費時間了。
“微臣得知側福晉辦了一所新學校。鄙
學生在國子監學習聖人之道。他們傾慕大……中國文T3微臣來拜託福晉可否也容鄙邦學生一齊聽聽。”看來還不習慣大中國地名稱。一時難以改口。
“不行!”蘇荔乾脆地回到。簡直就沒一點回旋地餘地。
這麼幹脆地拒絕完全不給使臣一點餘地地做法讓胤禛和福晉都吃了一驚。使臣臉色有些難看了。剛剛跟胤禛和烏喇那拉氏說了半天。他們雖然冷淡。倒好歹還顧著自己地臉面。沒想到這位側福晉一出來就這麼回覆自己。真是太傷自尊心了。
“大皇帝陛下都首肯鄙國學生在國子監讀書。為何……”
“國子監不同,那是聖人之言,與你國有教化之用,皇家學院的學生說明白一些就是你們那兒被稱為賤民的民眾,學的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技藝,所以不敢讓爾等貴族子弟受此汙辱。”蘇荔假笑著。
“可微臣聽說上國很多貴族子弟也在其中,況且,此校稱為皇家學院,怎會是賤民學校?”使臣也不是傻子,他來之前是做過調查的。雖說學生身份很雜,但是學風卻更勝國子監一籌。
其實朝鮮因為近年出逃的民眾越來越多,先前士大夫們還不以為意,再後來,發現很久都沒人來詢問租田的問題時,他們才慌了手腳。可是再加緊鎖關也沒用,後來現在下層的軍士也都趁勢逃跑了,此次朝鮮特意把已經流放的他再次起用,也是這個原因,清國到底想幹什麼?而他連康熙的面都沒見上,想來想去,於是想到了國子監與皇家學院之爭的事情上來。國子監乃國之學府,是天下正統,可是蘇荔辦的卻非要叫皇家學院?這怎麼能讓國子監的人放心?如果此次能挑起國子監與皇家學院之間的矛盾激化起來,說不定自己就能見到康熙,就此陳情,求他們改變移民政策。
“這就是天朝上國與爾等不同之處,我們陛下和王爺心繫貧民,心中無貴賤之分,才會設此學校,學會技藝,為國之用。而爾地還是稟承聖人之言就好了。”蘇荔哪能想到這只是朝鮮人曲線救國之計,還真以為他們是想學洋學了,忙冷冷的一笑,連井水都不肯與賤民共用的朝鮮貴族怎麼可以與賤民一起讀書?就算是他們肯,蘇荔還不肯呢。自己花錢請人,讓他們學?她又不是聖女!
“那麼,小人能從國內找些賤民過來學習嗎?”使臣沉吟了一下,上前一步,幾乎要貼進簾子了。
蘇荔不禁好笑起來,真的很想問問他們是不是真的還有賤民可派,可是不敢,輕輕的搖搖頭。
“也不行!我不知道使臣去過皇家學院沒有,我不會讓非大中國的族裔進入的,爾國不成,倭國也不成。”蘇荔直截了當的說道。
“為什麼?聖人言道,有教無類,天朝上國難不成連這點胸懷也沒有。”
“聖人的書是讓你們去唸了啊!天朝上國的胸懷一直很寬廣,聽說你們的學生在國子監讀書都是免食宿的,每月還有零用錢,這還不夠寬廣嗎?天朝上國跟我這小女子怎麼同?這學校都是我的脂粉錢,我只想給我自己國家的人學習。”蘇荔不為所動,噎得使臣說不出話來,匆匆告辭而去。
“為什麼不答應?”人走了,撤了簾,胤禛皺眉看著蘇荔。
“爺讓我答應嗎?”蘇荔反問了一句,有些不解。
“你自己覺得《四書》無用,可是卻讓人家去學,自己那些沒用的看得那麼金貴?”胤禛搖頭,他自然懂得蘇荔想做什麼,朝庭對一些農書,醫書也是嚴格的對外禁止,朝鮮想讀清國的書籍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所以朝鮮的使團過來,採購的除了絲綢和一些奢侈品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