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看了“6oo萬元存款的存摺”。來京四、五次後,餘某在電話裡謊稱公司出了問題,不能再到北京。小芬就到廣州看他,但突如其來的看望讓餘某措手不及,怕露餡,他只好稱在香港後便關掉手機。第二天,小芬等來餘某的電話,餘某在電話裡大哭,稱公司出了安全事故,自己陷入困境。晚上餘某到小芬住的賓館,小芬便把隨身的現金交給了餘某。小芬回京後,心裡擔心,很快又到廣州,餘某又向小芬“借錢”近2萬元。後來,餘某以急需用錢、信用卡丟失等謊言,又騙得匯款6ooo元。
生意人小靈再精明也被騙
2oo6年8月,餘某在某網站結識了小靈,又編造了自己的一系列身份。四個月後的一天,小靈因業務到廣州,與餘某見面,為證明經濟實力,餘某謊稱自己的服裝被海關扣押,並拿出偽造的“6oo萬元存款”的存摺給小靈看。2oo7年元旦,小靈至深圳,餘某“特地”兩次到深圳“看”她,併為她在某賓館開房間,兩人一起過夜。餘某試探小靈說:“我服裝廠電死了兩個人,有關部門在查賬,6oo萬元存款也被凍結了。”見小靈沒表示,餘某未敢開口“借錢”。
此後,兩人一直保持“情人關係”,餘某以手機、現金丟失,在廣州辦事急著用錢等謊言,要小靈透過匯款方式“借”給他5ooo元錢。也許因為小靈也是“生意人”,精明些,餘某從她那兒無法騙到什麼錢,便不再聯絡。
軍警一兵創辦的“反網路詐騙聯盟”sznet/歡迎光臨!
………【獄警日記(連載)(107)】………
說說防騙吧……有人說;騙術比病毒變的還快”防不勝防“。我想就象我們用的電腦一樣,咋的也要有防火牆吧?
女性優先……
騙子利用女性心理5個弱點
一是編造良好的家庭、教育及經濟背景,以談戀愛進而結婚為名,吸引有較高學歷、經濟條件較好的未婚女性。
二是先花時間進行網路、手機的感情聯絡,待感情升溫後,提出見面,展開戰決式追求,要求與被害人生性關係,瓦解被害人的戒備心。
三是出入高檔酒店,並及時出示身份證、存摺等證明其身份及經濟實力,不時地接聽“業務”電話,獲得被害人的傾慕。
四是騙色、騙情成功後,使被害人完全落入“溫柔”陷阱,再為自己編造“落難白馬王子”假相,博取女性同情心,主動拿出錢財。
五是以交友、徵婚為幌子詐騙,大多牽扯**,女性往往不願報警,從而降低犯罪風險。
雖然詐騙行為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在一些共同的特徵,把握這些特徵予以防範,是可以避免使自己誤入歧途、落入圈套的。更何況很多騙子的手段並不見得很高明,受騙的主要原因還是出於受害人本身。一般說來,受害人具有一些不良或幼稚的心理意識,是詐騙分子之所以能輕易得手的關鍵。通常,下面幾種不良心理意識易被詐騙分子利用:(1)虛榮心理;(2)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憐憫心理;(3)貪佔小便宜的心理;(4)輕率、輕信、麻痺、缺乏責任感;(5)好逸惡勞、想入非非;(6)貪求美色的意識;(7)易受暗示、易受誘惑的心理品質等等。
以學生為例
1、思想單純,分辨能力差
很多同學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有“十年寒窗”的經歷,與社會接觸較少,思想單純,對一些人或者事缺乏應有的分辨能力,更缺乏刨根問底的習慣,對於事物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或根本就不去分析,使詐騙分子有可乘之機。
2、感情用事,疏於防範
幫助有困難的人,這是我國的優良傳統,是值得我們繼承和揚的。但如果不假思索去“幫”一個不相識或相識不久的人,這是很危險的。然而遺憾的是,我們有不少大學生就是憑著這種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憐憫之心,一遇上那些自稱走投無路急需幫助的“落難者”,往往就會被他們的花言巧語所矇蔽,繼而“慷慨解囊”,自以為做了一件好事,殊不知已落入騙子設下的圈套。
3、有求於人,粗心大意
每個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的事,但關鍵是要了解對方的人品和身份。有些同學在有求於人而有人願“幫忙”時,往往是急不可待,完全放鬆了警惕,對於對方提出的要求,常常是惟命是從,很“積極自覺”地滿足對方的要求進而鑄成大錯。
4、貪小便宜,急功近利
貪心是受害者最大的心理缺點。很多詐騙分子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