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2/4 頁)
追求,只能做一個幹活的機器嗎?”
2o歲的餘佼佼是蘭州大學大三的學生,現在北京一家新聞單位實習。她人生中第一次和媒體生關係,是三年前考上大學那年,她成為了被記錄的物件,她是靠西部開助學工程的幫助,繼續大學學業的。“我的家庭和別人不太一樣,尤其我父親。”餘佼佼試圖語氣平淡地描述這個情況。
在那個安徽和湖北交界的縣城中學,佼佼勤奮學習,她瞭解的社會熱點都在政治課本里,她不怎麼看電視,不看報紙,也沒有用電腦上過網,實際上在跟社會的接觸上,她幾乎是隔絕的。只是有次一個同學說起自家的燈都是1ooo多元一個時,佼佼心裡有種被刺傷的感覺。高考成績出來時,佼佼去查分數,那是她第一次使用電腦,她連開機都不會。
佼佼現在實習的部門關注經濟領域,她學習最多的就是經濟類的知識,社會事件也會關注,比如她也會去看家樂福網站被黑的連結,但也只是看看。實習結束,“出於自私的考慮”,佼佼打算儘快掙錢,可以扛起家裡的負擔。
新聞裡在播**分子搶奧運火炬的新聞,ko11y聯想到的是,這是政治鬥爭嗎?ko11y是個香港女孩,在深圳和廣州都生活過,朋友最多還是在廣州。她從不和朋友聊政治,即使看新聞也很平和,因為自己不會牽涉其中。不是所有的香港人都認可自己是中國人,但ko11y驕傲地承認“我是中國人”,因為中國人是“很有力量很有智慧的”。
23歲的ko11y從沒有為經濟狀況擔過心,身邊的朋友也都是“完全不憂生活”的一簇,朋友中有人即使一個月只掙2ooo元的薪水,也會傾盡所有去買一隻日本產的名牌打火機,大不了沒生活費時,就跑回家吃父母的。
生於8o年代,ko11y覺得真是“不上不下、不前不後”,要是早幾年,就多了很多就業機會,不然也可以像9o後無憂無慮,生活得很幸福。不過真讓她挑,她還是想做7o後,可以靠自己雙手掙未來。
不過有一點ko11y有點困惑,因為她碰到的太多同齡人都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即使雙親家庭,父母關係也不好。這些同齡人在家裡找不到支援,又不知該怎麼辦,所以就千方百計不願意跟父母一起住,只是經濟狀況撐不住,才偶爾回去尋求援助。
朋友中有不少都屬於見識“很表面”的那種,動不動會跟風,人云亦云。大部分人都處於迷茫的狀態,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不知道做人為了什麼,口頭禪就是“到時先算”。
但是幾乎所有的同齡人都會玩股票基金,投資是他們都有的概念,ko11y的原則是,一定要把投資的錢和生活費分開,因為她還要保證能填飽肚子,有力氣玩,她最鍾愛的是玩塔羅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這是我自己最愛的愛好,需要我用心去連結。”ko11y也有夢想,對於未來她很嚮往;也有物質追求,例如養只最貴的狗,買昂貴的名牌護膚品。(記者石磊)
生於1988年,河南人。17歲度離家到廣州打工,起先兩年打著零工,邊賺邊花,沒有任何積蓄。去年,在康樂村旁的中大布料市場開起了電動小三輪,拉人,也拉貨。開三輪的收入要比想象中好,每月收入在3ooo元到5ooo元之間。
他出來3年,從來沒有回過家,也沒往家裡寄過錢。“沒賺到大錢,回去我媽肯定要嘮叨。”家裡在小鎮上開雜貨店,經濟並不緊張,他只是厭煩了老家日復一日的流水賬生活。如今,父母對他的唯一期望,就是早日開枝散葉。“看我讀書不好,說不定孫子能為老人爭點光。”
章業興距離法定結婚年齡還有幾年,他也沒有認真考慮過婚姻到底意味著什麼,但是身邊的人都很自然地把男女朋友稱為“老公/老婆”。認識、戀愛、同居、分手,這些年輕人習慣在少於一年的時間內解決上一輩人花小半輩子處理的問題。
“趁著年輕,就要好好玩。生活啊,就是每天睡,每天吃,賺了錢拿去威風。”每天,他遊走在分隔中山大學和康樂村的新港西路上,一邊是廣州聞名遐邇的高等學府,一邊是蝸居著數十萬打工青年的城中村。
19歲的他屬於南京。在這裡出生,長大,讀大學。在這個城市從容而有沉澱的氣息裡,何辰也順利地成長為一名“文藝青年”。後來他來到南京一所文科高校唸書,學習文藝氣十足的編導專業。一年後,出乎所有人意料,他全力以赴地考取了法律系的轉系生。“我突然不知道學編導專業的意義是什麼,將來去做一些自我陶醉的電視片嗎?當時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