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2/4 頁)
?”李陶突然睜開眼睛突發奇想道。
“好呀好呀!”華菁菁雙手贊成道。
娑娜臉上也顯出了笑意:“我還從沒去過江南呢,只是從書上看到過。”
盧月兒在一旁小聲問道:“陶兒,能不能順便去一趟舒城?”
華菁菁有些同情盧月兒,自己與她同樣生在舒城長在舒城,可現在自己的父母家人都在長安,想見隨時都可以見到,可是盧月兒是獨自離家的,這麼久沒見到家人了,怎會不想家呢?
李陶怎會不知盧月兒的心意,他輕聲問道:“我上次讓你去問你阿爹的事情,他可有迴音?”
盧月兒搖搖頭。
李陶略一沉思,轉頭大喊道:“李白!”
在不遠處正與裴嶽練劍的李白大汗淋漓地跑了過來。
“郡王,不知……”
李白話音未落,目光便瞥到一樣東西向面門襲來。他本能地伸手將暗器接到手中,細細一看,竟是一枚帶殼的花生。不用問,這肯定是李陶的惡作劇。可讓李白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李陶似乎動都沒動,這暗器是如何射過來的。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花錢的官
李白在王府已經快一年時間了,剛離開家鄉的時候,李白的理想是遊歷天下,可現在他卻沒有這種想法了,只想安安靜靜在王府繼續待下去。
剛剛結識李陶的時候,李白把裴嶽當作了自己的偶像,他一直努力地向裴嶽學習著那出神入化的劍法。可是有一次裴嶽告訴李白一件事情後,這一切就發生的變化。
那一天,裴嶽嘆著氣告訴李白:李陶是天生習武奇材,別看他顯得弱不禁風,可自己現在已經不是他的對手了,就算在自己年輕鼎盛的時候,充其量也只能與現在的李陶打個平手。若假以時日,李陶的武功會到什麼程度,連他都不敢預測。
裴嶽雖然是嘆著氣說這一番話的,可李白卻分明從他的面上看出的是欣喜。李白從未見過李陶練過武功,可李陶的武功從何而來?可李白無論如何詢問,裴嶽卻總是笑而不答。
自從有了這一發現之後,李白就有意無意地注意起李陶來。李白的這一變化自然瞞不過李陶,於是像今日這樣的惡作劇便成了家常便飯,讓李白出了不少糗。
“不錯呀,李白,比前幾日大大長進了,有些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意思了。”李陶笑道。
“多謝郡王!”李陶的誇獎讓李白很是高興。
“你拿著我的拜貼去將禮部的盧郎中請來,就說有事相商!”李陶對李白吩咐道。
李白所說的盧郎中,正是盧月兒的父親盧世才。盧世才一直在禮部供職,禮部是朝廷六部當中的一個,有正三品尚書一人與正四品侍郎各一人,禮部下面有四司,分別為禮司、祠司、膳司、主客司。每司有郎中與員外郎各一人。唐隆政變之前,盧世才是禮部膳司的員外郎,如今他走了太平公主的路子,已經升為了祠司的郎中了。祠司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國忌;廟諱;卜筮;醫藥;僧尼之事。盧世才做為禮部祠司主管。也算是是春風得意了。
“是,郡王!”李白聽罷轉身而去。
李陶三個多月來一直沒有與朝廷之中的官員來往。他雖然沒有明說,但元氏等人也可以猜得出一二,他是為了避嫌不捲入朝廷紛爭當中。
而今日,為了盧月兒他破例了。
盧月兒眼中噙淚。哽咽道:“陶兒,我……”
李陶笑道:“我們不是一家人嗎?一家人何須說兩家話?”
眾人愕然,還是華菁菁先反應過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接著娑娜與元氏也反應過來了,也嗤嗤笑了起來。
盧月兒先是一怔,也會過意來。頓時羞紅了臉。看著盧月兒梨花帶雨低垂的面龐,李陶不禁心中一蕩:自己到這大唐來已經好幾年了,如今已小有成就,自己身邊有這三位美女陪著。似乎也該考慮一下及時行樂的問題了。
華菁菁見李陶一臉壞笑,似乎口水都快流下來,不禁好奇道:“阿陶你又再動什麼壞心思呢?”
李陶開玩笑道:“你在想什麼,我便在想什麼!”
華菁菁到時氣結,這回輪到娑娜與盧月兒哈哈大笑起來。
元氏見李陶與幾女其樂融融,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夫君,她嘆了口氣:李陶長大了,若是能成家生子,那自己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不大一會,李白領著盧世才來到後花園。
“下官參見藍田王!”盧世才向李陶施禮道。
盧世才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