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3/4 頁)
百人,但他從李陶的神情中看出,李陶對此戰志在必得。
“那好,既是藍田王主動要求的,那我就不說什麼了。”李失活面上也凝重起來。
李陶又道:“在下有個小小要求,請李酋長同意。”
“藍田王請講!”
“他們二人是我的侍衛,我們三人都沒有披帶甲冑,就不用脫去上衣了,可否?”
“沒問題!”對於這點小小的要求,李失活怎會不同意。
“那好,我們就開始吧!”
“等等!”李失活突然問道:“藍田王,你們難道連兵器也不用嗎?”
“這就不勞李酋長操心了!”說著,李陶指了指面前的百人道:“他們手中有,我們取來用便是了!”
話音剛落,觀戰的契奚聯軍中引起一陣騷動。李陶話中的意思很明顯,他們要徒手從契丹人手中奪來兵器使用。場中那一百名赤膊的契丹勇士更是覺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齊齊怒目盯向三人,恨不得把生吞活剝了。
李陶此話非常無理,與之前的的彬彬有禮截然不同,按理說李失活應該非常生氣,可他卻生氣不起來,反倒是心中升騰起一絲不安來。
“準備燃香計時!”李失活沉著臉命令道。
李陶回過頭來看著裴嶽與狼十三,二人朝著李陶微微點頭。
李陶朝著他們笑了笑,又回過頭來掃視著場中的那一百名,他的目光那麼深邃,讓人看不明白。
“計時開始!”隨著李失活一聲停下。
一百名強壯的契丹漢子嗷嗷叫著衝向了李陶三人,李陶居前,狼十三居右後,裴嶽居左後,三人如同磐石一般動不動地看著越來越近的契丹人……
……
四百五十五章 閉門思過
開元二年八月,契丹酋長李失活和奚族酋長歸順大唐。
開元二年十月,李失活與李大酺一起到長安參見玄宗李隆基。玄宗下詔復置松漠府與饒樂府,以李失活為松漠都督,封松漠郡王,授左金吾衛大將軍。以李大酺為饒樂都督,封饒樂郡王,授右金吾衛大將軍。東平王李續外孫楊元嗣的女兒為永樂公主,許嫁於李失活。以宗室女固安公主許嫁於李大酺。
……
初冬的長安,無論向藍白調和而成的天空凝望,還是朝衰弱無力的樹木遠眺,被淒冷的風輕撫過的畫面,總是抹上一層厚厚的涼意。一片肅殺,從雲層上射不下一絲的陽光,天灰濛濛的,只差白雪飄舞了。
與外面的琴瑟寒風相比,藍田王府的客廳內卻是暖意盎然。
數月前,李陶與狼十三、裴嶽三人力戰契丹百名勇士。據說,這一戰三人僅用半柱香時間,便將一百人屠殺的乾乾淨淨,沒留下一個活口,三人渾身是血,如同天神一般屹立在那裡,震撼了在場的所有人。
與之前李陶預料的並無二致,草原民族向來信奉武力,崇拜勇士,他們所展示的強大殺傷力,不僅沒有引起契丹與奚族的仇恨,相反他們齊齊跪倒在地,對三人頂禮膜拜。也正因為這場廝殺,讓李失活與李大酺當即決定,率領部族歸附大唐。李陶一戰成名,成為了大唐的英雄。
按理說,李陶應該風光一時了,可他不但沒有風光,卻灰頭土臉之極。無它,因為自己的阿孃地怒了。
李陶回到王府一看到臉色鐵青的元氏,就知道大事不好。果然,元氏命令李陶跪下後,對他連哭帶罵。責怪他不該以身犯險。李陶知道阿孃心疼自己,連大氣也不敢出,任由元氏把自己訓斥的狗血噴頭。
就這還不算完,向來不喜露面的元氏。竟然直接面見李隆基。
“當年,我求你照看陶兒,你是如何答應我的?”
“只要我李隆基在世一日,必會全力護得李陶的周全。若違此誓,不得好死!這可是你說的?”
“陶兒上陣廝殺可是你的主意?”
“俊郎就留下陶兒這點骨血,若有個三長兩短,讓我怎麼對得起俊郎?”
李陶為了幫助李隆基,主動要求協助薛訥與契丹人作戰,包括組建潞州團練,這都是李陶自己親自提出來。儘管李陶出征之前。就告訴過李隆基此戰必敗,可是李隆基還是沒想到,薛訥竟然敗的如此窩囊,與契丹人剛一照面便一潰而不可收拾。也多虧了李陶力挽狂瀾,生生用團練兵阻住了契丹人的進攻。不僅如此。最終還收服了契丹與奚族,這可是自則天皇帝以來,大唐在邊境上取得的最大收穫。
李隆基也不是沒有考慮到李陶的安全,正因為如此,他才會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