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2/4 頁)
前抱拳道:“楊公公,李小郎君,抱歉,我不能陪你們去京城了。正平縣發生賑災款被劫案,刑部六百里加急,讓我迅速趕去破案!”
楊思勖不悅道:“我這裡有陛下的聖旨,古總捕頭,你的任務是送李小郎君回長安!刑部那裡,咱家幫你頂著,你放心便是!”
“這……”古云天有些為難,不知該如何回答。
“古總捕頭,這賑災款被劫案是怎麼回事?”李陶在一旁問道。
“哦,李小郎君,是這麼回事……”
古云天把此案的情況向李陶大概敘說了一遍。
原來,河南黃河沿岸突遇百年罕見的水災,數十萬災民呼天喊地,悲鴻遍野,朝廷下令各地緊急籌集錢糧運往災區。
正平縣令趙彥山接到上鋒命令,不敢怠慢,急忙在自己轄處內籌集到千兩黃金運往河南賑災。
可是,千兩黃金的賑災款剛一運出正平境內,便遇上了一個蒙面劫匪。那蒙面劫匪功夫十分了得,只嗖嗖幾劍便將押送賑災款的幾個公差送上了西天,然後提走了賑災款,去向不明。
訊息傳到京城,朝廷震驚,刑部當即決定派古云天負責調查此案,並限期一個月內一定破案。案情如火,刻不容緩,故而古云天想連夜快馬加鞭趕往正平縣。
李陶聽罷,對楊思勖道:“楊公公,這樣吧,我們繞道正平,先幫古總捕頭破案,再去長安!”
“李小郎君,可是陛下那裡……”楊思勖一聽便急了。
“楊公公,你放心,誤不了事,大不了我們完事了我們抓緊時間趕路便是!”
楊思勖見李陶心意已決,只好無可奈何道:“那便依李小郎君吧!”
……
當李陶等人趕到正平縣衙後廳的時候,縣令趙彥山和一個年輕人早就在客廳裡等他著他們了,倆人心事重重的樣子。
還沒待古云天說話,那個年輕人便上前一跪在地:“孩兒見過阿爹。”
李陶奇怪地看著古云天:“他是你兒子?”
古云天點點頭道:“是的,李小郎君,他正是犬子古震。”
“古總捕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你兒子怎會在正平縣?”李陶不解地問道。
趙彥山見古云天對李陶恭敬有加,不敢怠慢,趕忙上前說道:“李小郎君,我是正平縣令趙彥山,此事還是由我來說吧!”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時糊塗
原來,趙彥山是古云天的好友,兩人交往多年,情同手足。
有一年元宵佳節,恰逢古云天老母七十壽辰,趙彥山於是備下厚禮,進京來為古母祝壽。
古云天母親見郎彥山知書達理,氣度不凡,一時高興道:“你與古云天年歲相當,又交情甚好,不如兩人結拜兄弟,我豈不是又多了一個兒子?”
古云天是個孝子,一聽母親開口,加之自己也早有此意,忙一口答應。
趙彥山也欣然應充。
於是兩人當即以血酒為誓:“上有天地,下有七十老母,我古云天、趙彥山願結拜為兄弟,趙彥山年長一歲為兄,古云天為弟,兩人不能同生,但願共死,如有違誓言,當天誅地滅……”
然後兩人又拜過古母。從此結成了兄弟。
古云天有一子,名叫古震,自幼隨父習武,功夫了得。
古震到了十八歲那年,古云天修書一封交給古震道:“你明日就帶此信到正陽縣去找你趙伯伯,他是三名進士出身,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你上他家住上三年,學些文理知識回來,也好報效國家,有所作為。”
古震聽從父命,於是第二天便收拾好行李,帶著書信投靠趙彥山去了。
……
李陶聽罷恍然大悟。
古云天扶起兒子,只見兩年不見,古震英姿颯爽,舉止文雅大方,早已非昔日那個無知少年了,深感心慰,便謝趙彥山道:“震兒多虧大哥教治有方,才有今日之氣候”。
趙彥山面有悔色道:“兄弟這話就見外了,難道你古云天的兒子不就是我趙彥山的兒子一樣麼?”
因有重任在身,幾人寒喧了幾句便將話題轉入到案情上面。
古云天問道:“大哥。不知上次劫案中可有幸存的公差?”
趙彥山愁眉不展,半晌道:“劫匪功夫了得,所有公差無一倖免於難”。
李陶在一旁突然道:“劫匪中想必有公差認識之人,否則他求的只是錢財,為什麼要殺人滅口呢!”
古云天聽罷暗自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