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3/4 頁)
的“煉獄”相信也不過如此。
德國的空軍在戰爭後期幾乎全部打光,德國的領空上幾乎象是敞開給盟軍自由翱翔的練飛場,盟軍的轟炸機群如入無人之境。因此,盟軍的轟炸根本就是毫無顧忌的,那種強硬的姿態分明在表示:只要戰爭不停止,我們就要一直這麼炸下去!要麼炸到你投降,要麼炸到你絕種!
於是,一場場針對德國平民的轟炸就這樣在無人管束的情況下開始了,德國和奧地利境內數十萬人因為這些可怕的轟炸失去了生命,數百萬人為此失去了家園。那些應該扔到戰場上去的炸彈、燃燒彈卻讓無數手無寸鐵之力的普通平民承受了,這些舉動到底應該是戰爭還是屠殺呢?
英國皇家空軍元帥哈里斯就是一個主張“轟炸機致勝”的支持者,當初德國格林空軍元帥指揮著德國的轟炸機給英國造成了損失後,這位哈里斯元帥就曾經立下誓言,一定要讓德國的平民加倍償還,於是,德國現在到處可見的就是空襲後的收屍場景。
而當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照片和影象資料真實的揭露出德國納粹的滔天罪行後,美英盟軍更是象得到了轟炸的特赦令,有了出兵轟炸德國城市的最佳藉口,除了那些依靠孩子兵來防守城市的防空力量外,沒有絲毫對御空襲力量的德國,如同砧板上的魚肉一般,不得不承受著無邊的恐怖……
1945年2月13日,美英盟軍共出動了2000多架重型轟炸機攜帶著幾千萬噸的炸彈和近百萬噸的燃燒彈飛抵了德國文化名城德累斯頓,以地毯式轟炸的方式夷平了這座已經有著上千年曆史的被譽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的美麗城市。
整個城市火海一片,在這次毫無任何軍事意義的屠稱式的空襲中,全城死亡人數高達25萬,幾乎每兩個人就能攤上一顆炸彈。盟軍創下了人類戰爭史上空襲一個城市的最高傷亡記錄,無數著名的歷史建築從此消失於世界上,人類文明的喪鐘在此刻哀鳴!
足以蔽日的轟炸機群將德累斯頓幾乎在一夜間變成了人間地獄,到處是被燒焦的屍體,到處是火焰、玻璃碎片、瓦礫和橫七豎八堆在街道上的傢俱。燃燒引起的濃煙使得白天也變得黯淡無光,空氣中瀰漫著焦糊的氣味。所有的建築設施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廢墟。看到這些景象,無論是誰還能想象它在不久之前,還是座美麗的文化名城嗎?
就在盟軍大肆轟炸德累斯頓的當天,蘇聯紅軍佔領了德國盟友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這意味著德軍對匈牙利的佔領宣告結束,更意味著德軍的勢力控制範圍還在進一步的削弱中,德國真的已經走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了。
為了完成元首那個大反攻計劃而在西線上奮力拼殺的第11裝甲師,儘管是使出渾身的解數與盟軍部隊周旋、作戰,但是無奈,德軍始終已經是大勢已去,縱然有優秀的指揮官和英勇計程車兵,失敗還是在所難免的發生了。
1944年12月底,第11裝甲師與美軍的第26步兵師遭遇了正面戰,激戰數天後,缺油少料,後方補給又供應不上的11師無法與兵強馬壯的美軍繼續抗衡下去,終於寡不敵眾,敗走麥城,不得不放棄了在法國梅特的陣地,率打剩下的殘部退回了德國境內。1945年1月,11師作為德軍總預備隊被調至德國艾弗爾地區,並在此重建待命。
當德國的德累斯頓遭到盟軍屠城式轟炸的訊息傳到11師裡時,整個師上下數千人的心情都非常沉重,氣氛更是壓抑異常。很多家有親人或朋友在德累斯頓計程車兵淚灑當場,沃爾特心中的憤恨和難過也是溢於言表,在戰地指揮部裡,沃爾特當著所有指揮官的面怒道:
“如果說哈里斯元帥曾經說轟炸德國是為了給當初死在德軍空襲下的45000名死難者報仇的話,那麼他們領著那麼多飛機一次又一次轟炸我們的城市,平民死亡的人數早就已經足以抵消他內心的仇恨了吧,可為什麼他們現在還要這麼做,到底他們想要殺死多少我們的同胞才甘心呢?”
一箇中校也忿忿不平的砸了一記桌子,罵道:“如果說英國人恨我們要報復我們,他們的心情我們能夠理解,畢竟我們當初也讓他們死了不少人,可為什麼他們這些美國人也要這樣兇狠的對待我們德國的老百姓?我們和他們有那麼大的仇嗎?他們足足出動了1000多架重型轟炸機啊!”
說完,眾多德軍的指揮官也都怒氣衝衝的互相議論著,很多年輕的軍官已經按捺不住滿腔的怒火,紛紛吼叫著要為那些無辜死去的人們報仇,義憤填膺的要再次走上戰場與盟軍幹上一仗。眾人激動的情緒眼見逐漸有一發不可收拾的態勢,於是在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