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2/4 頁)
得很緊張,而且車子離目的地越近,他的不安就表現的越強烈,總是在忐忑不安地將揹包上的係扣結了解,解了又結。沃爾特也看出他的不安來,於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我的朋友,不要緊張,到時只要你把自己這些日子來最想告訴她的話說出來,把你這十多年來對她的思念,把你現在心底裡的懼怕全都告訴她,讓她充分明白你所有的想法,我想她一定會原諒你的!我們都還是支援你的!”赫曼聽了沃爾特的話,凝重的點了點頭。
車子離開布達佩斯城市範圍後,又沿著茂密的林邊大道開了約半個多小時的樣子,停在了當地一座叫馬特卡山的半腰上,維羅尼卡住的村子就在這裡。我們剛走下車,學歷史出身的我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迷住了,我覺得自己似乎一下子從現代文明社會走進了歐洲的中世紀。
這個村莊並不大,一眼望去就能把所有的房屋盡收於眼底。村莊裡所有的房屋屋頂一看就是遵循中世紀的構造而保留下來的,因此,這些房子雖然從木料的新舊程度上看,建造的時間並不悠久,但卻看起來充滿了一個儲存完整的15世紀匈牙利農村的原始味道。
別看它村子小,但作為西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教堂倒是有好幾座。那些帶著白色圍牆的哥特式迷你小教堂別緻地點綴在山間,與整個村莊淳樸的農村氣息相映溢彰,在山花和綠樹的映襯下,更顯得美侖美奐。
不遠處的山頂上還矗立著一座看上去方方正正的約有四、五層樓高的城堡,雖然破舊些,倒是顯得這個小村莊很有歷史底蘊。山上長著茂密的樹林,儘管現在是臨近聖誕節的冬季,但草地上還是開著各種不畏寒冷的鮮豔的花朵。
村民們悠然自得的在自己家門前幹著農活,幾隻小狗時不時的搖幾下尾巴,安靜的趴在一旁看著主人幹活,還有一些孩子在路邊嬉戲玩耍。村子裡偶爾傳出幾聲狗吠和孩子們的叫嚷聲,讓這個在山裡的小村莊生出幾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的味道來。
這裡的女人們戴著繡著花的白色頭巾,身上穿著或紅或藍的印花套裙,看起來別有風味。幾個年輕的姑娘們,看見來了我們這些外人,還都有些不好意思的朝我們露出羞澀的笑容。
“難怪維羅尼卡不願意和我們一起回慕尼黑去,這裡實在太美了!瞧這些人的生活過得多麼自在啊!”我深吸了一口氣,輕嘆道。感覺空氣中似乎也隱約夾雜著一股15世紀原始的味道。能在現代文明發達的社會中還儲存著這樣完整的原始村落的風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經歷過二戰這樣的戰火洗禮,很多城市裡古老的建築遺蹟都被毀於一旦,很多歷史上著名的大城市裡幾乎鮮少有完整的遺蹟儲存下來。相必因為這座村落坐落在山裡,又離大城市有一段距離,這才使得戰火沒有燃燒到這裡吧。
赫曼走在我們前面並不說話,他沒心思品味這裡的歷史韻味,只是認真的環顧著四周的環境,象是在不停的在四下搜尋著,我知道他一定是在找維羅尼卡的身影,於是連忙走到坐落在路邊上的一戶民宅前,向一個正在家門口乾農活的中年婦女打聽道:
“對不起,太太,打擾您一下,請問您知道維羅尼卡?穆勒小姐住在哪裡嗎?她是這裡的家庭教師。您知道她嗎?”
我去問她的時候,忽略了一個問題,我忘記她是匈牙利人,根本聽不懂德語,因此當我問完這個問題的時候,看她迷惘的表情和一個勁的搖頭就知道那個婦女其實聽不懂我說的什麼,我又試著用自己並不太熟練的英語將問題又問了一遍,她還是搖著頭,一邊還用匈牙利語對我呱拉呱拉地說著什麼。
這不是標準的“雞同鴨講”嗎?那可怎麼問啊!我朝身邊的沃爾特投去無奈的眼光,他見我懊喪的樣子,不由得笑出聲來道:“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匈牙利農民,除了會說匈牙利語外,自然不會說其他國家的語言。你跟她說德語和英語當然問不出什麼東西來的嘛!瞧你剛才那麼起勁,我還以為你知道該怎麼問人呢!還是我來吧!”
“啊,你還會匈牙利語嗎?哦,還是我的沃爾特有本事!”有些感覺意外的我朝沃爾特露出諂媚一般的笑容。
“多謝太太的誇獎,那還是在戰俘營大學課程裡學的呢!當時只是覺得挺有意思的,沒想到今天派上用處了!”沃爾特笑容可掬地和那個婦女用匈牙利語交談了起來,我看見那個婦女朝前方指了指,然後又呱拉呱拉地講了一通。
等沃爾特告別了那個婦女,我連忙迫不及待的問道:“怎麼說,她怎麼說,維羅尼卡在哪裡,她是不是住在前面,我看她指著前面說了好多話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