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需要燈籠(第1/2 頁)
要說賈真此人,那放在人堆兒裡也是與眾不同獨一份兒的一朵仙葩。因他自己心眼兒特好,待人真誠,有一說一,便總將別人想的跟他一樣,別人說的話無論真的只是字面意思,還是遮遮掩掩的話裡藏刀,在他看來都沒有任何深意,他也不會浪費時間去琢磨,更不會覺得人家是在諷刺他還是怎樣。 這在別人看來似乎有些不懂人情世故,看不出眉眼高低,但不得不說,賈真自小到大都過得挺不錯,現在還一路官途暢通,年紀輕輕就做到了從四品,別人羨慕也只能酸溜溜地說一句,“運氣好罷了。”“傻人有傻福!” 當然賈真腦子並不傻,否則怎會做到這個位子。他書讀得好,成績考得高,硬要說“傻”的話,只能說他的情商跟他的智商相比有些低,還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拗勁兒。 因此當劉執忍不住哈哈大笑的時候,賈真並不覺得她是在笑自己,反而很高興地跟她尋求認同,“劉掌櫃也覺得我這主意好?” 劉執許久都遇不到如此天真無邪的人,甚至不敢相信這種人真的存在於世間,依舊抿著嘴兒樂,“大人想提升國民素質,用心良苦,這主意聽起來也不錯,但運作起來恐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可以實行,也要考慮民眾接受度,依我看,不如大人先派人做一番調查,觀察一下民意,看看大家對增加從業考試一事的看法,再執行不遲。” 魏大人忙在一旁拱話道,“劉掌櫃說得好哇!我看可行!” 開玩笑,要真放任賈真直接實行方案,他這衙門的門檻兒都得被喊冤反對的人踩碎。既然他不到黃河心不死,就先讓他調查調查,知道大家都不上進,刺激也沒用,也就死了這條心了。 賈真眉頭皺了皺,猶豫:“是人都有不甘落後的榮辱之心,這事還用調查麼?再說我是此地知府,我下令百姓一定會聽的。” 魏大人聽了這話忍不住腹誹——盲目自信。人家憑啥一定聽你的?要是天下所有的百姓都這麼乖巧懂事,還要他們幹嘛?正是因為人跟人的想法有分歧,才需要他們去協調,去選擇一個合理的有利於大多數人的解決方案哪! 而且,賈真難道忘了他去勸學時那幾家刺兒頭的態度了?不,不對,魏大人回過味來,也許正是因為他沒有忘,所以發現軟的不行,便打算來硬的了,這樣看來,賈真還是懂些為官之道的。 只是他新官上任,年紀又輕,且還沒有作出什麼服人的政績,所以並不太適合這種強硬的方法,魏大人幾乎可以確定,這樣的告示釋出下去只會激起民憤,搞不好還得聯合上書呢,本來賈真初來乍到,就有不少人說他是過來過度的京官兒公子爺,在這兒待不了多久,到時候鬧起來就難看了。 魏大人正不知道怎麼勸說這位勁兒一上來好像啥也不怕似的後生熄熄火,就聽劉掌櫃笑道,“大人此言差矣。聽幾位大人方才言語間的意思,已經因為這事兒煩惱了有一陣子,若臨安百姓真如此擁戴大人的決策,大人何故煩惱?若他們不擁戴大人的決策,大人強硬施加,後果可想而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大人明知道結果有很大的可能性是為不好,為何還要自欺欺人地試呢?” 這番話說完,蔣師爺和魏大人都在心裡給她豎了個大拇指,並不因為是她想的多麼深入,說的多麼有理——她說這些道理是個人都看明白了,豎大拇指是因為:她真敢說。 賈真聽完,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嘖”了一聲就大方承認了,“是啊!這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權且試一試麼,劉掌櫃倒是很懂我的心思啊!那你說怎麼辦?我看你方才作答的文章裡,有很多奇思妙想,對此事,你可有什麼好主意麼?” 魏大人在一旁聽得一愣一愣的,他本來想委婉地表達出和劉執一樣的意思,奈何措辭太過謹慎,賈真就是接收不到他的焦慮傳達。想不到劉執直接以打臉的方式將話說出來了,賈真非但沒有生氣,還跟她認真探討上了,魏大人憋屈了一口氣——莫非是年齡的代溝太深?他可真搞不懂這個新來的知府了! 劉執思索了一下,方道,“辦法倒是有……”她說著,停頓了一下,同時瞥了一眼蔣師爺手裡的報備材料,那是她和李三整理了半天才弄出來的。 賈真急了,“劉掌櫃快說啊!” 還是魏大人有眼力見兒,忙道,“知府大人,這事可大,估計一時半會兒三言兩語的也說不清楚,劉掌櫃累了大半天了,頭腦未必清醒,不如我們叫她回去好好理理思路,將最終想法形成一個提案交上來,咱們再分析不遲。” 賈真聞言沉下氣來,“有道理,不差這一天兩天的。” 魏大人亦鬆了一口氣,“蔣師爺,你先將劉掌櫃的店鋪批文蓋章透過,我陪知府大人去前廳用個便飯。” 劉執一聽這話,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賈真則正好相反,他心裡吊著事呢,根本沒心情留下吃飯,一揮手道,“魏大人不用麻煩了,我這就回去讓人擬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