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播種(第1/2 頁)
杜大福剛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杜正和把大哥擠開,“爹,想想西瓜所賣的錢,咱們可是打聽了許久才知道的。現在稻子跟杜安和學肯定不會錯的。” 杜正山被弟弟擠得一個踉蹌,站穩後,瞪了他一眼,“爹,咱們不能冒這個......” 杜大福對著兩人大喊道:“好了,你們兩個別吵了,還是按之前的來。” 杜正山聽完高興的笑了,還好這次爹沒聽弟弟的。 杜正和不服氣的看著兩人,“爹,你為什麼不同意?” 要不是他懶,他真想自己跟著杜安和種,甩開大哥,等到他成功後一定要讓大哥後悔。 杜大福雖然很心動,但糧食是他們生存的根本,他不敢冒這個險。 “這是我們明年的口糧,不能擔一點風險 ,杜安和都沒試過,誰知道是不是真的能增產?他現在有錢有勢,要是真的種不出什麼糧食,有大把的錢去買。我們能拿得出多少錢來買糧吃?” 杜正和也知道爹說得對,但想到他們因此又失去掙大錢的機會,心裡就越發覺得堵得慌。 杜正山見弟弟不說話,也跟著勸道:“要是真收成好,明年,咱們再跟著種,今年還是算了。” 他們家窮,一點風險都不能賭,上有老下有小的,萬一吃不上飯,到時家產都不能保得住,更何況人。 杜正和聽到他的話,有些惱羞成怒,覺得沒面子,對著兩人冷哼兩聲走了。 杜正山見弟弟不理自己,也不想跟他爭論,他覺得自己沒有做錯,弟弟光想著掙大錢,卻忘了他們不一定有杜安和的好運氣。 林晚月帶著眾人把稻種撒到分塊的田裡,像撒菜種一樣,緊密又帶著一點間隙,最後又用竹枝制的大掃把,把剛才撒的種子往泥裡面拍。 細膩的泥土,本就很溼潤,大掃把掃兩遍,種子基本都沉到泥裡。 “田一,白二...你們一定要把種子拍到泥裡,不能讓種子浮在水面上,不然種子不容易紮根,可以用力多按按,或者多拍打一下。” 眾人聽了老爺的話,趕緊檢查種子有沒有全都壓進泥裡。 看到一些浮在泥水上面的種子,趕緊又返用力的拍實。 林晚月看著天,天氣這麼熱,不用東西遮蓋一下,泥可能會很快就幹了。 想到現代用的遮陰網這個時代可沒有,不過自己可以找粗麻布代替一下。 布雖然貴,但布可以洗,可以多次回收利用,不算太浪費。 林晚月找到替代品也不著急了,讓杜小滿、田一和白二幾人在田裡忙活,自己帶著葉三和丁四,回去砍竹子。 再讓江玉書去買一畝田用的深色粗麻布回來。 林晚月教兩人把竹子削成兩米多的長條,兩頭削成尖,方便插入泥土裡。 忙和到下午,林晚月幾人才把所需的竹子削好,江玉書也把麻布買了回來。 光買布都花了十幾兩銀子。 林晚月指揮著大家把竹條和布用馬車拉到田附近,再人力搬到田邊。 再讓大家,把竹條間隔半米遠插入之前稻種的兩邊,形成一個半圓拱形。 最後再把布蓋到上面,布有些不夠寬,兩邊碰不到泥,還差那麼一點。 林晚月讓大家用線把布綁在竹條上,稻種撒寬了些,下次把寬度減短一些就能完全蓋住。 這個網的主要作用是用來遮陰,現在只有兩邊兩三公分的位置沒有遮到,應該影響不大。 兩頭的口,林晚月也是讓人給掀開的,好透氣。 忙和了一天,終於把秧田給弄好。 宋長樂也就傍晚出來田裡看了一眼,她上次被嚇到,再也不敢下田了。 見到杜安和這樣播種也跟大家問了一樣的問題,林晚月用同樣的話又跟她們解釋了一遍。 宋長樂跟他相處了這麼多天,越來越覺得杜安和是個迷,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她真想知道,這樣大費周章,最後稻穀的產量能提高多少,值不值得這樣做。 林晚月不知道她的想法,知道了也會說一句,可能就提高一點,重要的還是看種子。 種子的質量才是根本。 這樣大費周章,也是為了後面做鋪墊。 第二天。 清早,凌宜就帶著車隊來了。 林晚月帶著大家到西瓜地裡忙碌,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大家明顯快了許多。 最後一稱重,有六百三十多斤,比林晚月估算的還要多個一百斤。 大手一揮,直接讓宋長樂的人一起拉走,一百多斤也就多個十個西瓜這樣。 林晚月拿著三百七十八兩,笑得眼彎彎的。 凌宜吃過飯後,帶上打穀機和西瓜一起趕回京城。 林晚月吃過早飯,又帶著管家一起去縣城,再次買了十個人回來。 兩個做粗活的婆子,黃大娘及李大娘。 一個五十歲的老人老劉頭帶著一個九歲的孫子,林晚月就讓他跟著青峰,改名叫小九。 六個幹農活的漢子,林晚月也幫他們一起改了名字。 直接按順序來,之前排到五,那就改成林五、林六、林七...林十。 至於為什麼不改成姓杜,林晚月給出的解釋,是怕家族的人忌晦,不然一聲杜十哥,可能不知道在叫誰。 人買回來了,林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