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故人歸來(第1/2 頁)
眾人看著遠處七零八落的碎木,眼神裡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孫元化不愧是理工男,第一時間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他興奮地伸出手,指著前方的一堆碎木道:“燕震,這就是你說的膛線理論的實用效果對不對,旋轉的炮彈可以更好的保證打擊的精度並且提高射程,這就是膛線的作用對不對?” “對,孫大人,這也是我和您說的,紅衣大炮雖然好,但是咱們會有比紅衣大炮更好的炮。您看…”燕震帶著孫元化走到試炮的火炮前,楊忠傑趕緊把炮膛清乾淨,以便孫元化檢視。 孫元化用手撫摸著炮身仔細檢視,就見這線膛炮的炮身後面粗前面細,整體呈現優美的流線型極具美感。炮身被安裝在一副炮架之上,炮架的兩個輪子高度在一米五,一改之前大明火炮木箱架子配上四個小輪子的模式。炮架尾部有一個延長的三腳架,三腳架的頂端有一個鑄鐵的鐵環,另外每門炮都配有一個裝彈藥箱的車,彈藥車不大,有兩個車輪,車輪也是一米五高。彈藥車尾部的中央有一個長長的鐵銷朝上豎立著,行軍的時候,把炮架上的鐵環套在彈藥車尾部的鐵銷上,在將其固定好以免脫落。這樣就可以用挽馬拉著大炮行軍,極其方便。而且,高大的車輪使火炮在野外行軍的時候,具備一定的越野透過性。孫元化看的讚不絕口直說:“好東西,好東西,奇思妙想啊…” 看完了炮身,孫元化又把目光投向了炮口裡面的膛線,又伸手進去摸了摸陰線和陽線,回頭問燕震道:“這線膛炮,產量如何啊?” “孫大人,這線膛炮,目前月產量10門上下。” “哎呀,太少了,太少了!”孫元化顯得非常著急,要知道耿仲明可是一下子擄走了他八十多門紅衣大炮,要是沒有足夠的武器剋制,一旦後金用紅衣大炮轟開了大明的城池,崇禎非得砍了他不可。 “這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咱們現在主要的問題是,水車太少不夠用。”燕震也是很無奈,在蒸汽機研究出來之前,水車是唯一能代替人力的工具,雖然燕震還建了幾個風車房,但是風力不如水力來的穩定。 正說著突然有衛兵來報,說有一大群弗朗基人到了軍營門口,吵吵嚷嚷著要找燕震。燕震和孫元化都挺詫異,於是趕緊帶著人趕回修羅營。反正軍營離工業區也沒有多遠,幾人騎馬一會兒就到。 一走到修羅營的大營門口,就見到很多歐洲打扮的人圍在門口正和衛兵說著什麼。人數足足有二三百。燕震走上前去,那些人為首的一個穿著歐洲宮廷裝的男人一回頭,二人眼前都是一亮! “皮耶羅?!” “將軍?!” 來者不是別人,正是當初燕震從海里撈上來的那個威尼斯傳教士亞歷山德羅.德爾皮耶羅。燕震看到他就想到了當初自己和他的交代,難道他已經辦成了? 一看是老熟人,燕震就對衛兵下令道:“他們都是我的朋友,放行!” 孫元化一臉懵逼的問道:“燕震,你怎麼還和弗朗基人是朋友?” 燕震哈哈一笑說道:“孫大人,一會兒您就知道了,他們對咱們可是有大用的。” 走進中軍大帳,燕震讓皮耶羅和另外為首的四個人進來,剩下的那些弗朗基人,燕震命人帶下去好酒好肉款待著。 皮耶羅從背上解下來一個牛皮揹包,開啟後神秘兮兮的對燕震一笑:“尊敬的將軍,您看,您要的東西我都找到了…” 燕震一聽,興奮的走上前去,用手捧起包裡的東西,用力的放在鼻子底下閉著眼睛聞了聞,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笑道:“哈哈哈…好!好!”又扭頭衝著孫元化說道:“孫大人!大明的百姓有救了!大明再也不用為糧食擔心了!” “哦,這是…”孫元化也走過來,用手接過燕震手裡的金黃色顆粒,看了又看。 其實燕震讓皮耶羅去找的東西很簡單,就是後世常見的玉米、土豆和紅薯。這三樣東西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抗旱。 後世有一種說法,就是明朝的滅亡和當時的小冰河期有一定的關係,其實這樣說也不無道理。 一萬年以前,氣溫有一段驟然升高的時期,而且保持了相當平穩的狀態長達七千多年。這段時期的氣溫一直在我們經歷的二十世紀初期氣溫上下小幅波動,這樣的氣候給予了人類發展良好的條件。從竺可楨寫的中國氣象史的資料中,可以知道中國歷史上幾次最大規模的社會動亂時期確實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關係,而不完全是吏治失敗引起的。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當時氣溫劇降,造成北方乾旱,糧食大量減產,形成幾十年的社會劇烈動盪和戰亂,長期的饑荒是造成戰亂無限制擴大的根本原因。前三次“小冰河期”中國人口銳減超過五分之四,明末最後一次人口只銳減一半是得益於美洲傳來的抗旱高產作物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