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文武之爭(第1/2 頁)
“陛下,臣並不是說盧象升和燕震等武將不該封賞,而是封賞要有度,而且這次建奴入寇,也不是所有的總兵都盡心盡力的為朝廷作戰。畏縮不前者有之,喪失失地者亦有之,怎可因一時之勝利抬高整個武將的地位。我大明向來是以文馭武,正因此國朝才能延續二百六十餘年的江山,此乃祖制,不可廢!”楊嗣昌跪在地上,義正言辭的對崇禎說道。 英國公張維賢出列,手持笏板跪地跪地說道:“陛下,此次建奴入寇,劉澤清左良玉等人畏敵不前,擁兵自保,確實是有愧聖恩。老臣以為,應降罪責罰,以儆效尤。而同時,亦有千千萬萬的大明忠勇將士血戰沙場,保家衛國,最終將建奴趕出了長城。有功不賞也容易寒了將士們的心。畢竟這些將士,是大明的基石,陛下不可失信于軍啊!” 崇禎看著跪在地上的楊嗣昌和英國公兩人,煩躁的嘆了口氣。其實他也知道,大明朝廷內部的文武之爭從來也沒有停過。文官害怕武將做大,武將則反感文官一家獨大。 當代英國公張維賢,是永樂名將張輔的後人,在朝中極具威望。其子張之極,英武不凡,四射雙絕,武藝高強,同時也是北京城有名的勳貴子弟之首。所以,英國公說話,還是有一定份量的,至少崇禎皇帝不得不認真對待。 同時,做為北京城勳貴之首的英國公府,也是當今京營的實際統領,代表著天下武人的勢力。眼見楊嗣昌這個文官又要對武將封賞指手畫腳,惹得老國公不得不出來為天下武人說句話。 其實,明朝武人的地位,是從土木堡一戰之後急劇衰落的。土木堡事變明朝失去了京軍主力,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深刻改變了明朝的走向。 在此之前,大明皇帝可以依靠的力量包括:宦官集團、武將勳貴集團、文臣集團。三大營是中央主力軍隊,威懾四方。其中最為堅定的武將勳貴集團,是為大明打下江山的徐達、常遇春,以及明成祖手下將領朱能、張輔等名將的後代。他們因軍功世襲爵位,並掌握軍權,武將對文臣有很大的平衡作用。 土木堡事變,不僅明英宗被俘,大太監王振被殺,隨行的文官被殺,大明的武將比如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等也戰死,武將勳貴一掃而空。 土木堡之變以後,在京的大臣自動以于謙為首領,以天下為己任,承擔起保衛北京的責任。這些文臣不立英宗的太子,而是擁立郕王繼位皇帝,而且當著郕王朱祁玉的面,將太監王振的餘黨打死。又指揮武將,組織兵馬抵抗瓦剌也先的軍隊。 在於謙的帶領下,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文臣集團也牢牢地掌握了帝國實際的權力,宦官集團自然被剝奪權力,武將地位下降,形成了以文馭武的局面,甚至皇帝的家事,也由大臣議定,比如在是否迎回明英宗,如何安置明英宗等皇家大事上,文臣都有很大決定權。 這裡無意詆譭于謙的為人及其功勞,于謙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抵禦外族入侵,保衛了國家的安全,是民族英雄。但這樣的後果,導致皇權下降,使中央自然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大臣以不能增加民生負擔為藉口,不允許增加稅收,導致中央沒錢。文臣不僅不用交稅,還透過手中的權力大肆圈佔良田莊園,成為隱形的富翁,還透過培養學生,形成鄉黨,甚至下野了也能開辦書院,諷刺影響朝政。明朝,是皇帝與文臣共天下。 不僅如此,明朝的大臣還給皇帝定下很多規矩,比如皇帝不要出北京,最好不要出皇城;皇帝要愛民,要簡樸節省,不能派太監開礦收稅,與民爭利;皇帝要尊重大臣,批准內閣的票擬等等,只有這樣才是好皇帝,才是明君。如果哪位皇帝做的稍微出格,就會面臨雪花般的文臣的上書,一群群人的勸諫,甚至死諫!這時候,文臣只需要一個名義上的皇帝,而這個皇帝是誰,已經不重要了。 文臣已經將地方牢牢控制,尤其是江浙文人控制了朝堂,更控制了江南富庶之地。只不過名義上,還有一個共同的大明。在文臣的主導下,明朝選擇了保守的國策,不再尋求開疆擴土,不再增加軍隊開支,還限制朝貢次數和賞賜(主要是對蒙古的朝貢方式的貿易),宗旨就是減少中央支出,保護文臣在家鄉的利益。在萬曆皇帝的早年,大臣張居正曾經獨掌朝政10年,是帝國真正的決策者,名為相實為攝。 但真到了西北有旱災,需要東南援助的時候。控制朝堂的文臣仍然拒絕加稅,也沒有大力賑災,導致農民起義,流民遍地。 而皇帝只能利用文臣之間的矛盾和黨爭,或者冷處理,實在不行對部分大臣進行庭杖,或者依靠太監平衡文臣的勢力,也曾經收回部分皇權。但有明一代,皇權最終也沒有將臣權壓下去。這裡有東林集團貪得無厭的原因,但根本上也是因為崇禎皇帝不能痛下決心改變大明的這些弊端。雖然朱由檢這個人很聰明,但是他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