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縱橫四海(大結局)(第1/3 頁)
其實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說起來也簡單,那就是隻要符合雙方利益,合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如今的大明與英格蘭就是這樣。
剛剛與歐洲聯軍爆發了大戰,並且全殲對方艦隊的大明,一時間與歐洲的關係極為緊張。
這也間接影響到了大明與歐洲的貿易往來。原來大批次銷往歐洲的茶葉、瓷器和絲綢等貨物出現了嚴重的滯銷。一些需要從外部進口的必需品,也出現了斷供的情況。
隨著大明的工業和農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國內對於對於人力資源的需求猛增。
而由於前些年的連續征戰,造成了大明年輕勞動力的嚴重短缺。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聰明的歐洲商人,就將非洲的一些黑人,和南美洲地區的印第安人販賣到大明作為奴隸使用。但是戰爭的爆發,將剛剛興起的奴隸貿易硬生生打斷了。
不僅如此,大明對於香料、金銀和礦石的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歐洲海商的進口。
戰爭雖然打贏了,但是也給大明的製造業原材料引進造成了暫時的困難。
這就需要大明在短期內,儘快找到一個突破口,以解決眼前的困局。
本來按照洪承疇和盧象升、孫傳庭等鷹派大臣的建議,派兵征服這些資源產地,但是也遭到了楊嗣昌、畢自言以及朝內御史言官的極力反對。
理由是,這些年大明連續征戰,士卒已經疲憊不堪。很多地方甚至都已經是十室九空,特別是北方的很多農村,至今還沒有恢復戰爭帶來的創傷。
這種情況下,英格蘭的出現,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就好比是瞌睡的時候正好有人送來了枕頭。
所以,大明對於英格蘭王室遞來的橄欖枝沒有不回應的道理,於是雙方很快達成了共識。
崇禎十八年二月十八日,明英兩國發表聯合宣告,內容如下:
一,英格蘭王國成為大明在歐洲的總代理,大明國內的商品,由英格蘭在歐洲進行銷售。
二,大明對英格蘭開放天津、松江、泉州、廣州等港口。同時,英格蘭國內所有港口對大明開放。
三,兩國互設使館。
四,兩國正式結為同盟,其中一方受到第三方攻擊時,另一方有義務出兵相助。
五,兩國共同開發海外市場,在開發過程中,如遇到第三方勢力威脅,兩國海軍將共同應對。
兩國的宣告發布以後,在歐洲各國掀起了軒然大波,歐洲各國無不感嘆英格蘭外交的高明。
因為之前歐洲大陸各個國家出動了強大的海軍,到最後損兵折將也沒能拿下的遠東最大市場,人家英格蘭人只是派出了兩個使者,輕描淡寫的就給辦成了。
在之後的幾年裡,大明海軍揚帆出海,先後征服了呂宋、爪哇等國。英格蘭軍隊則是進軍非洲,並且在那裡與法國發生了戰鬥。
一年後,西班牙和瑞典的軍隊加入了法軍陣營,英軍一時間落入了下風。此後的一段時間之內,英軍始終處於守勢。
大明崇禎二十四年,十萬明軍秘密登陸非洲,與英國軍隊聯合,對法軍和西班牙以及瑞典聯軍營地發起突襲。
法、西,瑞典等國聯軍猝不及防,陷入大亂。
此戰,明英聯軍共斃敵四萬餘人,俘虜十三萬。逼迫法國、西班牙、瑞典等國不得不坐在談判桌前,與明英兩國在開羅簽定了協議,史稱“開羅協定”。
“開羅協定”的簽署,意味著大明在非洲也擁有了一席之地。
崇禎三十年,各個國家在海上的貿易進行的更加如火如荼,歐洲各國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相互之間的矛盾變得異常尖銳。
素有“海上馬車伕”之稱的荷蘭,為了獨自控制馬六甲海峽,伏擊了一支由大明出發目的地倫敦的英國船隊。之後兩國又在印度洋爆發了激烈海戰,英軍以微弱優勢勝出。
四個月後,葡萄牙、法國、丹麥等國加入荷蘭陣營,聯軍一度佔據優勢。英國海軍節節敗退,與此同時,聯軍還基本控制了南美的海運通道。
這樣就造成了大明國內的物價暴漲,崇禎皇帝震怒,下旨海軍必須扭轉海路被控制的不利局面。
崇禎三十一年,大明海軍與英格蘭海軍聯合,在馬六甲海峽與荷蘭等國的聯軍艦隊爆發了一場大戰。
此次大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大明帝國的蒸汽風帆戰列艦第一次投入到實戰。同時,大明的新型後膛裝火炮,也全部列裝了海軍艦隊。
此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