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三 狂人也有柔弱時?(第2/3 頁)
均與皮球差之毫釐,右路的梅西亞斯接球后再傳,巴卡約科頭球攻門被帕特里西奧頂出,從地上爬起來的伊布想去爭二點球,陳小亮再次提前預判,早早起跳,搶在伊布前面將球頂出底線!
【巨星任務:贏下5次與茲拉坦·伊布拉西莫維奇的爭頂】
【任務進度:3/5】
伊布心裡納悶,這小子什麼情況?今天是盯上我了?
陳小亮這也是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想出來的辦法。
如果純粹是單對單爭頂,以他183的身高、73公斤的體重、加上15的跳和15的強壯,最多隻能在195身高、95公斤、同時彈跳和強壯都保持在較好水平的伊布面前,佔下三成贏面。
但他年輕,瞬時爆發力快、靈活性更是遠超年已40的伊布,硬拼拼不過,就只能利用對手不夠靈活的特點,打時間差、佔據提前量,先發制人。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看到伊布被陳小亮特別針對後,米蘭的傳中球不再以他為重點,而是頻繁地選擇倒三角與橫傳門前。
一時之間,羅馬球門前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而雖然每次得到球后都能發起快速反擊,但一整場下來,在與加比亞和卡盧盧的貼身肉搏中消耗了太多體力的塞斯科已經沒有體力再去進行高速衝刺。
最終,穆里尼奧無奈又不滿地看著球隊在聖西羅3比2輸給了主隊ac米蘭。
在球員通道里的採訪中,穆里尼奧稱讚了球隊的表現,表示這場比賽的敗局,是因為“某些人強行干涉比賽程序,不希望羅馬獲勝”,言下之意很明顯,他把矛頭全部指向了主裁判。
他表示兩個點球都很荒唐,尤其是亞伯拉罕的手球犯規,規則寫的是手球,而手毛觸碰到球顯然不在犯規範圍內。
給曼奇尼的那一張紅牌更是子虛烏有。
如果不是比賽的程序被人為干擾,那他的球隊早就“統治了比賽”。
最後,他撂下狠話,說不會參加賽後的新聞釋出會,並會接受因此產生的意甲組委會對他個人的罰款。
回到更衣室,若昂已經不知去向,看著曼奇尼左右躲閃的眼神,穆里尼奧什麼都沒說,一直到第二天坐飛機回到羅馬,他都沒有說任何話。
但這種無聲的沉默反而讓隊員的情緒更加壓抑和緊張。
不在沉默中消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顯然穆里尼奧不是那種會選擇消亡的人。
只不過他們不知道,穆里尼奧沒有說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真的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勞與無力。
但他不能表現出來,他無法接受別人看出自己軟弱的一面。
讓他這樣的原因非常簡單——若昂向俱樂部正式提出了辭職。
原因無他,巴黎聖日耳曼早就向他發出了邀請,希望他能夠加入大巴黎的教練組,這一計劃內包括在下賽季“可能的主教練人選變動”的情況下擔任球隊的助理教練。
並且大巴黎給的薪資待遇也要明顯高於羅馬。
但若昂之前一直拒絕的原因也很簡單,他在羅馬的合同還沒到期,他希望能夠和穆里尼奧一起,在羅馬“創業”成功,再度殺回全歐洲足壇的最高平臺——歐洲冠軍聯賽。
但葡萄牙狂人自從來到羅馬後,似乎是急於想證明他自己仍舊是歐洲最好的主教練之一,變得越發的獨斷專行、喜怒無常。
包括數次因為大發雷霆、公開發作,而被判罰坐上看臺,以及陷入與孔蒂無窮無盡的口水仗。
這些可能在球迷看來都很“穆里尼奧”,但從一位跟隨他不多不少的兩年的助手來說,顯然很意外的發現,這些原來不是穆里尼奧對外刻意表現出來的伎倆,而真的是他性格中的一部分。
在從里爾離開加入穆里尼奧的團隊前,做事細心認真的若昂也詳細瞭解過這位性格主教練的為人與個性。
率真、真性情、狂妄、高傲、講義氣、我行我素,這些標籤在媒體那裡,成了對穆里尼奧兩極分化的評價。
顯然若昂選擇了前者,就像很多媒體寫的那樣,他在切爾西、在皇馬做的那些事情都是“刻意”的,透過這些爆炸性的言論與矛盾,將外界所有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自己身上,從而為球員減壓,讓他們可以遠離聚光燈的騷擾和無良媒體的捕風捉影。
但顯然,在本場比賽穆里尼奧毫無顧忌、大庭廣眾下對若昂的發火之後,若昂的心裡已經不再懷疑。
當一個助手的建議不再被主教練所需要的時候,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