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九 迎戰米蘭!那個裝杯合法的男人!(第1/4 頁)
賽後,羅馬的球員繞場感謝球迷。
雖然有許多球迷因為預防堵車已經在比賽結束後離去,但還是有一半左右的球迷留了下來與球員們一起慶祝。
這場球沒有球迷的吶喊與支援,也許結局會是另外一個樣子。
當7萬多人一起為你吶喊、助威的時候,無異於一份超級強烈的精神氮泵。
而那不勒斯這邊,雖然輸球很打擊士氣,但球員們也都鬆了一口氣,終於不用再揹負連勝的壓力了。
令陳小亮意外的是,當他走到球員通道入口處被媒體攔下、準備接受採訪時,庫裡巴利和安古伊薩都跑來主動要與他交換球衣。
這還是第一次有兩個人來和他交換球衣,一時之間讓他愣住了。
最後,經過簡單的商量,安古伊薩讓給了庫裡巴利,不過陳小亮看出安古伊薩有些遺憾,答應會再寄一件球衣給他——因為他身上的這件已經是備用球衣了…此刻找不出第三件自己的球衣…
而攔下陳小亮的記者,正是賽前也採訪了雙方主帥的波特曼。
這一幕也被媒體拍了進去,波特曼問庫裡巴利是否是陳小亮的粉絲,庫裡巴利禮節性地表示他認為陳小亮踢得非常棒,發揮了足以改變比賽的實力。
意思就是“不是”。
當被問及為何想要陳小亮球衣時,庫裡巴利倒是實話實說,說他5歲多的兒子很喜歡陳小亮。
由於鏡頭正拍著,聯賽對於球員接受採訪時的用語和著裝都有明確的要求,因此陳小亮沒有立刻脫下球衣,而是約定回到更衣室之後,為小庫裡巴利在球衣上籤上名字後再送過去。
庫裡巴利走後,再次看到波特曼的陳小亮,內心是一萬個無語。
這位女記者還真是陰魂不散。
不過顯然她並不是一位普通的女記者。
能夠連續獲得賽前和賽後場邊獨家採訪的資格,說明她在媒體圈、包括在意甲聯賽委員會里都是“上頭有人”的。
對於任何一家媒體來說,這種第一時間採訪的機會,都是增加流量的重要手段。
不過,波特曼第一個問題就開始考驗陳小亮。
“在穆里尼奧被罰上看臺後,你做出了變化,球隊的進攻也立刻流暢了起來,但我們並沒有看到穆里尼奧或是若昂有直接或者間接給你下達過指令,請問這是球隊賦予你的權力嗎?
並且是否意味著球隊在本場比賽裡大部分時間踢的防守戰術,是錯誤的?”
好嘛,上來就是假設性提問,還真是波特曼一貫的風格,不製造大新聞絕不罷休。
“主教練非常注重戰術執行度,不管是在防守上還是在進攻上,不過在反擊中,由於情況會難以預料,因此他也給了我們充足的自由度,他只在訓練中對反擊的時限作出過明確要求,要求我們在12秒內將球從後場推進到對方禁區裡完成射門。
我恰恰認為今天的戰術佈置是成功的,我們消耗了那不勒斯太多的耐心,逼迫他們不斷地壓上。在陣地戰中,他們踢不出自己的速度優勢,並且他們缺乏高個子球員,雖然我們是丟了兩個球,但我們在反擊中進了他們4個球。
這賽季還沒人能做到這點,所以我們今晚是非常成功的。”
中規中矩的回答,完全在波特曼的意料之中,她和陳小亮也並非第一次“較量”了,所以她立刻丟擲了第二個問題:
“你剛才說,穆里尼奧非常在乎戰術的執行,可今天你們全力龜縮防守時,還是丟了兩個球,在他過往執教的俱樂部也有很多球迷也表示,穆里尼奧的戰術太過於保守,你怎麼看的?”
“我不清楚主教練在過往俱樂部的情況,至少在羅馬,我認為他在做正確的事情。
在足球的世界裡,結果確實是最重要的,但結果也有偶然性。就像今天,沒有前面80分鐘對那不勒斯進攻的限制以及體力的消耗,就沒有最後10分鐘的全面反擊。
今天我們把握住了機會,進了4個,也可能下一場主教練讓我們攻上去,我們卻沒能取得進球,防守也好,進攻也好,最後都是服務於結果的。
我相信賽季末的時候,我們會讓球迷們認為我們所做的就是正確的。”
熱身結束了,波特曼開始丟擲了她的重磅炸彈:“看來你很相信穆里尼奧,他也很器重你,所以這就是佩萊格里尼在穆里尼奧的干預下,已經淪為球隊名義上的隊長,而你才是更衣室領袖的原因?”
那一刻,陳小亮的臉是僵住的,他努力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