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六章 科技的發展:輕重投槍(第1/2 頁)
天氣晴朗無雲,清風吹拂微冷,正是適合工作的日子。 修洛特走出華麗的正殿,嘈雜和喧譁便從四面八方而來。他聽見激烈的爭論,配合的呼喝,與工具切割木材的聲音。空氣中充滿了木頭與皮革的味道。 少年環目四顧,特斯科科親王府內已經完全變了模樣。美麗的花園被剷平,擺放上工作桌與器械;精緻的屋舍被改造,堆積著各種原料和工具;邊角處還興建起乾燥木材的地坑和燒製器具的土窯;唯一不變的,大概只有乾草和泥灰鋪蓋的廁所,也許可以試著堆硝。 修洛特大步前行。一路上,眾人紛紛低頭行禮。少年擺了擺手,示意工匠們繼續。他早已告知眾人,以手頭的工作為先,不必大禮參拜。此時的神啟所中,工匠們來回穿梭,汗流浹背,武士們披堅執銳,戒備森嚴,一切正在高效運轉。 神啟所的中心是他工作的大殿。其他地區按南北分割,靠北的內層進行著軍工技術研究,靠南的外層則是民用技術改進。 不一會,修洛特便來到東北方的武器研究區。一位身披樸素長袍的木匠大師正在專注地忙碌。 他操作著一把帶有弓臂的大弓,在弓臂中心的矢道上放上一隻兩羽的短粗箭,接著有力的拉開弓弦,固定在弓臂後方的卡槽上,最後平端弓身,瞄準三十步外的人型草靶,扣下弓臂下方的扳機。“嗡”的一聲,短粗的箭矢就劃過微微晃動的軌跡,紮在人型草靶的左肩上,深透近半。 修洛特旁觀著木匠大師的操作,微微頷首。 “庫欣基,你做得不錯!不愧是以木匠之名傳承的工匠家族。” 聽到不遠處的聲音,木匠大師庫欣基這才轉過身來。他身形魁梧強壯,面容蒼老嚴肅,沒有一絲笑容。他的頭髮早已經斑白,舉手投足間,卻更像個經年的武士,顯然受到過正統的武士教育。 看到殿下,庫欣基只是簡單的行了武士的禮節。隨即,他高聲回覆,語帶不滿。 “殿下,你說的這個弩究竟是如何保持射擊穩定的?為了平放箭矢,只能用不穩定的兩羽箭,箭身又粗短,三十步的距離就已經偏轉成這樣了!哪有你說的射程上百步?” 面對氣勢逼人的木匠大師,修洛特訥訥無言,具體的弓弩設計他又如何能記得清楚。 沒錯,這便是武器區最重要的研究專案,弩。而庫欣基,便是武器研究的主要負責人。 在納瓦語中,庫欣基的含義便是專業的木匠,這是一個傳承的榮譽稱號,被王室所認可。都城的工匠家族世代延續,只有家族主支中地位重要,並且技藝精湛的木匠大師才能繼承這個名字。 作為木匠大師,庫欣基原本在匠作中心工作,地位尊崇。他自小便壓過家族分支的老木匠庫奧德一籌。結果這次庫奧德隨國王返回,由於主持長弓的開發,一躍成為了工匠總監,連工匠大師也在管理之中。 看著老兄弟洋洋得意的臉,庫欣基實在忍不住這口氣。正好修洛特組建新的工匠中心,他便主動申請加入。木匠大師來投,少年欣喜異常,也把武器研究的重任都交給他。 現在進行的武器研究包括:木弩的研發,長矛與投槍的改進,燃燒的縱火箭研究,還有在天火島上進行的火藥試製。 庫欣基只是花了兩天時間,就把三米青銅長矛的製作工藝修改出來。 青銅長矛的矛頭約重半斤,兩面帶刃,突刺外可以少許削砍。矛身的難度在於木材加工。用硬木作杆,彈性小易折斷,需要浸泡入油料中增加剛性。而矛身的長度每增加一米,加工難度就成指數上升,耗費的人工同樣迅速增加。 以聯盟目前的生產力和戰場需求而言,三米的長矛便足夠使用了。 隨後,木匠大師又按照修洛特的要求,把投槍改進為重型投槍和輕型投槍兩種。不過,這裡所謂的輕型與重型只是相對而言,整體都屬於偏重的標槍。 少年的靈感,自然是來自於善用標槍的古羅馬軍團。 輕型投槍的長度在一米五到兩米之間,直徑約三厘米。它以燧石作為槍尖,用擲矛器輔助,射擊距離在二十到三十步,重點殺傷輕甲的民兵或者進行戰術騷擾。它的成本低廉,將會大量配備給輕裝的標槍散兵。 而重型投槍的長度在一米到一米五,加粗加重,用鋒利異常的黑曜石作為槍尖,最佳射擊距離應當在二十步內。修洛特考慮在投槍前端熔鑄上鉛球,來增加投槍重量和射擊威力。在未來的規劃中,每名墨西加武士都應該有兩把重型投槍,插在盾牌內側。面對棉甲和皮甲的敵方武士方陣,近距離先扔兩輪密集標槍,投擲後再進行衝鋒接戰。 修洛特測試過重型標槍的威力:二十步內射穿皮甲,立刻讓中者失去戰鬥力。或者紮在盾牌上,強迫對面的武士棄盾。等到擁有足夠的金屬,就可以完全向羅馬軍團靠攏。 至於燃燒的縱火箭,是為了征討塔拉斯科人的水戰而準備的,現在還只是概念。工匠們測試著不同的燃燒物,同時等待火藥的製作。小主,這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