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二章 前奏(第1/1 頁)
修洛特看向天空,雄鷹翱翔,高遠的未來有許多展望。而把展望變成現實,便需要切實有效的規劃,以及腳踏實地的前行。 想到這,他便揮手招來埃斯科,再次詢問起天火島土硝的產量,這實際上也是火藥的產能。 聯盟東西都有連綿的火山山脈,其中有許多天然的硫磺礦。位於東方山脈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最為活躍,那裡與特拉斯卡拉人交界,盛產大量的硫磺與黑曜石。依靠山民的採集,聯盟也並不缺乏硫磺。 前不久,修洛特親自設計了木炭土窯。根據炭工首領科斯卡奇的回報,第一批土窯修建完成後,最新一次的木炭生產率已經達到三成半,很快便能達到四成。 因此,對於墨西加聯盟而言,大量生產火藥的唯一制約便是土硝。 修洛特看著越發恭敬的埃斯科,沉聲問道。 “埃斯科,現在硝土的囤積進展如何?” 埃斯科笑著回覆,在這一點上他充滿自信。 “殿下,現在我已經調動了數百鹽工和上千民夫,每日收集到的硝土堆積如山。如今每日的硝土消耗也不過兩三千斤。按這個消耗速度,足以支撐數月之久,甚至能用到年底。” 修洛特思索片刻,微微搖頭。 “埃斯科,你還是要抓緊收集!等到了三月,硝土的收集就會變得艱難,土硝含量大幅度降低。而一旦開始下雨,鹽鹼地裡就指望不上了。記住派遣人手,去探索下山林中的洞穴,尋找蝙蝠聚集的地方。那裡應該也有大量的硝土!” 埃斯科低頭受命。修洛特再次心中計算,搖頭感慨。 現在島上的土硝產量不過是日產百多斤,月產三千多斤。調配成標準火藥便是月產四千斤,年產數萬斤。而十隻縱火箭就需要至少一斤火藥,一發陶蒺藜要用三四斤,一發木炮更是要接近十斤。聯盟三個月的火藥產量,只能製造三萬只縱火箭,湊出八百發陶蒺藜,打出三五百發木炮。 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多,其實只夠一場大規模戰役的消耗。如果是攻城戰,消耗的火藥還要倍增。這裡還沒有計算上損耗,遺失,和走火。通常而言,火藥的非戰鬥損耗也會有兩三成以上。 修洛特回憶起歷史與現實。在這個火藥武器興起的時代,火藥產量最高的應當是大明,年產至少數百萬斤,其次應當是奧斯曼,也是年產百萬斤級別。而對於新興的西班牙,火藥年產大約只在十數萬斤,不過產能在迅速地增長。 大明帝都建立有六處火藥廠局,尤其以王恭廠最為出名,在後世留下了不解的懸案。“每五日,京營三大營共領火藥三千餘斤”。王恭廠日產火藥至少六百斤以上,擁有三十到五十名工匠,數十名民夫,生產效率明顯遠超於聯盟。 奧斯曼帝國同樣在大量興建火藥工坊,來滿足龐大的戰爭消耗。早在1453年君堡之戰,一個多月內,圍城方的普通火炮就消耗了5-6萬斤火藥,併發射了大約5000發炮彈。而可怕的烏爾班巨炮每炮需要火藥數百斤,可以把500公斤的炮彈射到1英里遠,裝填長達數小時,需要數十人一同裝彈。 一年後的1484年,西班牙王國的費爾南多將在塞維利亞和科爾多瓦設立王國軍械廠。隨後在1487年馬拉加城的圍攻中,動用了數十門火炮,連續轟擊城堡數月。很快,西班牙便會成為天主歐洲生產火藥最多的國家。而隨著西班牙“大方陣”的成熟,它也會擁有最多的火槍手。 “埃斯科,現在每日的土硝產量只有一百多斤,實在是太低了!我再調集一批鹽工給你,一個月後,要做到日產兩百斤以上!” 修洛特嚴肅的下令,再次要求產量翻倍。 埃斯科臉色發苦。他低下頭,思索片刻,還是坦誠的回覆。 “殿下,土硝的製取不僅僅需要資深的鹽工啊!收集硝土需要上千民夫,熬硝需要大量的木柴草料,這也需要人手去砍伐採集,還要派出人去收集都城的草木灰...想要產量翻倍,至少還要再徵發數百上千民夫,提供足夠的工具和糧食。” 聽到這裡,修洛特思索片刻,點頭同意。 “我會再給你撥一批民夫。讓制硝鹽工們互相學習,交流經驗,他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另外,鼓勵探索!如果發現提高產能的辦法,先賜予獎勵,再普及開來!” 埃斯科伏地領命。他忍著傷口的疼痛,暗暗咬牙,心中一狠。遠遠的,鹽工首領莫雷諾猛地打了個哆嗦,一臉茫然。 目前,只是維持這一處土硝和火藥的工坊,其實便已佔據了兩三千人力,駐紮了上百武士,大規模削減了大鹽場的產出,同時還要源源不斷的糧食供養。軍事科技的研發與應用都會持續的消耗國力,這並不是某個人一拍腦門就能解決的。 想到這裡,少年幽幽一嘆,發展生產力才是社會進步的根本。在這個時代,生產力便是金屬工具...塔拉斯科的銅礦勢在必得!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