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另一支陌刀軍 頂級名將戚繼光(第1/2 頁)
很快,李逸辰就得到了錦衣衛鎮撫使劉懷遠傳來的訊息,自從秦軍進入西域以來,劉懷遠就親自率領麾下深入虎穴,為秦軍打探訊息。 “主公,如今青龍軍團已經距離我軍不過兩百里,很快就能追上來,另外北方的波什王朝軍隊也有異動,十五萬天豹軍團已經出境,向著我軍方向趕來,看來目標也是秦軍。” 李逸辰沉吟道:“這韃靼王朝還真是大手筆,配合波什王朝出動六十餘萬大軍,看來是勢必要將我秦軍留在西域。” 一旁的李嗣業冷笑道:“他們都以為我秦軍是待宰的羔羊,也不怕崩碎了自己牙。” 賈詡皺眉道:“主公,為今之計,應該留下一支軍團斷後,其他部隊繼續保護百姓撤離才是上策。” 不等李逸辰說話,李嗣業立即請纓道:“主公,我大唐軍團願意留下斷後,與韃靼大軍血戰一場。” 李逸辰點點頭道:“既然如此,大唐軍團與大宋軍團留下斷後,天威軍團除趙雲與公孫瓚外,全軍保護百姓撤回犁州,我親自留下,與李將軍一起並肩作戰。” 李嗣業大驚失色,急忙阻攔道:“主公千金之軀不可輕易犯險,還請主公與天威軍團一同撤離,嗣業願拼死一戰。” 賈詡也贊同道:“主公還請先行撤離,我留下與李將軍一起主持大局,可保秦軍無憂。” 李逸辰目光堅定的搖搖頭道:“文和不必再勸了,我意已決,就如此安排下去吧。” 李嗣業還想再次開口阻攔,賈詡卻遞過來一道目光,微微搖頭。 李逸辰一旦決定的事,旁人很難改變,這一點賈詡深有了解,並且自己主公並不是衝動魯莽之人,願意留下必有緣故。 李逸辰決定留下確實有自己的考量,大戰將至自己留在前線,隨時可以利用系統召喚大軍,幫助秦軍穩住局勢,如今系統中還有一千一百萬召喚點還沒有使用。 隨著李逸辰的命令下達,秦軍很快分頭行事,天威軍團在鞠義的率領下,保護著繳獲來的戰利品與百姓們繼續向犁州撤離。 而李繼隆與李嗣業兩人帶領大宋、大唐軍團立即在原地擺開陣型同時安排士卒們緊急搭建營寨,準備拒敵。 李逸辰則是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在腦海中默唸道:“系統,我要召喚五位頂級人傑!” 【叮!恭喜宿主成功召喚華夏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 【叮!恭喜宿主成功召喚華夏大唐名將,陌刀軍首領,郭昕。】 【叮!恭喜宿主成功召喚北宋一代名相,文臣之冠,寇準】 【叮!恭喜宿主成功召喚三國頂級謀士,陳宮。】 李逸辰嘴角勾勒出一絲滿意的微笑,這四位頂級人傑,各個都是華夏曆史上閃耀的一代天驕。 戚繼光,字元敬,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其麾下的戚家軍百戰百勝,軍紀嚴明,勇猛善戰,威震敵膽,屢立戰功,在平倭鬥爭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建立了偉大的功績。 是整個明朝,乃至於整個華夏史上,赫赫有名的鐵軍。 而郭昕,則是整個大唐歷史上,幾乎被遺忘的將領,李嗣業率領陌刀軍威震天下,收復兩京,在歷史上有著赫赫威名。 但郭昕這位鐵血郡王,身為大唐中興名將,郭子儀的侄兒,卻在安西四鎮,率領著另外一支陌刀軍,為大唐力抗外敵,整整五十多年。 直到白髮蒼蒼仍然堅守在邊關,只為堅守大唐之榮耀,正所謂滿頭盡白髮,死不丟陌刀。 這是何等的英雄悲壯,二十多歲計程車卒們奮戰了半個多世紀,直到滿頭白髮老去,依然在吐蕃士兵的洶湧如潮的進攻中,死戰不退,最終全軍覆沒,是真正可稱鐵血的軍隊。 至於寇準,陳宮兩位自不必多說,一個是北宋名相,一手促成了檀淵之盟,為北宋換來了百年邊境安寧,是十分難得的內政頂級人才。 陳宮也是三國頂級的名將,先後輔佐曹操,呂布,後與呂布一同赴死,足智多謀,善於謀略。 李逸辰仔細檢視了幾人的資料,戚繼光有武侯巔峰的實力,更難得的是,統帥能力在如今的秦軍諸多將領中,也屬於佼佼者。 而郭昕也有武侯後期的實力,戚繼光麾下有人的頂級戚家軍召喚許可權,郭昕手下有人的半步絕代陌刀軍召喚許可權。 有了這兩萬精銳兵馬的加入,這場戰爭,秦軍勢必要讓天下震動,區區韃靼大軍,即使數量眾多,又怎能奈何秦軍。 “系統,我要將郭昕及一萬陌刀軍投放在秦軍前軍大營中,將戚繼光以及一萬戚家軍投放在秦軍左側大營中。” 很快,兩支軍隊就出現在李逸辰指定的位置,戚繼光與郭昕兩人前來拜見李逸辰。 李逸辰介紹兩人給李嗣業等人認識,同時將郭昕也劃分到大唐軍團中。 郭昕與李嗣業二人相見,激動無比,兩人都是一個時代之人,彼此無比熟悉,又互相敬佩,在不同時空中再次相聚,不得不讓人感嘆命運的神奇之處。 至於戚繼光,李逸辰暫時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