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一朵蘭花寒草裡,不暖地方只暖心(第1/2 頁)
國之殤,忠良屈子投大江。 投大江,魂兮歸來,還了願望。 放眼大千笑九重,一詠一嘆別有樣。 別有樣,騷盡古今,終成絕唱。 是我的羊,就能夠聽得出我的聲音,而向我聚攏。我認識它們,它們也願跟隨著我。你放心!我會賜給它們永生,讓它們永不滅亡。所以它們離不開我,也沒有人能從我的手中把它們奪去。 看到了吧!老槐樹上的那隻鳥把頭藏在翅膀下,一定是在佯裝睡去。其實,它在淺淺的春意中,正聆聽著花開的聲響。我知道,它不會錯過世間的歡愉。我是循著一抹香風才來到了這裡,正猶疑在似曾相識間,發現那個沁人心脾的精靈已經沒了蹤影。於是,我挑選了一個不尷不尬的陰涼處坐了下來。然後,看著不遠處那團雲煙的所作所為。徒然間,有了一個想法,要問問半坡上的那個女子: 你還記得嗎?那個往昔比風還靜,比草還低,在陽光下散發著羊群剛啃食過的,散發著青草氣息的地方。牧羊的人兒,你一定要銘記人生所有的美好遇見。你知道嗎?我們沒有來生,也沒有來世。若你懂得這個道理,那就沒有什麼地方你不能去的了。 太行之西切切尋,茭白月下當不群 換了春裝無力氣,猶有不情告東君 退耕還林這麼多年,荒山禿嶺總還是有所改觀。儘管在肥水快流政策的鼓動下,一些想暴富的人把個雄壯巍峨挖成了大麥町犬的模樣,可時值春上,山巒也是綠意滿滿的。 “這並不是我過去做錯了。”劉白感到現在的景色不及當年,也沒有最初的那種深刻。不過,所有的一切還在記憶中。“舊日的景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好上了生活。”周武倒是覺得這不是誰背叛了誰的問題,而是恰恰我們在生活。,要對現實人生存有敬畏。哥倆的思緒有些亂,好在於某種印象之下,能有所共情。 “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你的光芒曾經照亮了我,現在也是這樣。“東家用大碗,客去主人安。”或許沒有我們這些外鄉人的干擾,父老鄉親會更愉悅?也未可知。回到和州好些日子了。這期間,我度過了忐忑不安的每一時刻。害怕了不是?有點虛虛。我們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願望,才不會被和州那個根深蒂固的古老文明所同化。 “這個不難理解。好人也有不開心的時候,就像那兩隻山羊。它們轉過了一個山坡,還沒有找到喜歡的青草。也會感到沮喪的。” 又拿羊來說事。劉白已經習慣了周武說話的方式。這也是他們能夠行之久遠的一個重要原因:從不動搖對方的信仰,也不去消滅友誼的熱忱,還有就是小心維護那個神聖不可侵犯的人心。 “為什麼我總在嘗試著成為我不想成為的人?還有就是你的比喻用混了。那兩隻羊也許是出現了不良情緒,未必完全因為食物。” “你是說,它們想去一個熟悉,而且還是看不到熟人的地方,去做一對自由的愛人。” “不是第一次了。我們對於現實與道德的質疑,已經變成了老一套。” “真不湊巧。我說的是那兩隻實用性質的山羊。” “應該先有個善於經濟的好牧人。當然,也包括那條牧羊犬。” “我認為即便那兩隻羊掙脫了桎梏,可未必能獲得真正幸福的愛情。” “明白了。你也想去放羊,對吧!好給那些不明事理的羊做個指導。” “我是說性,好人也需要性生活。” …… 看來他們真是走得累了,要不然不會玩笑地如此深入。為什麼一定要說羊呢?你也不是不知道,原先的那個放羊女子,如今已為人婦,而且她的小日子過得是風生水起。 我現在開始放羊,從一群羊,變成兩群羊,再努力變成三群羊,或者更多。最後,又能怎麼樣呢?沒搞錯吧!難道我的希望就是讓成群成群的羊把這裡好不容易還原的綠色再啃食乾淨?再說,我也不喜歡做放羊這份差事。這只是個比喻而已。你應該知道,我喜歡從事的是那些不被允許的,或者沒被做過的工作。 洋洋青史論豐功,漫舞輕歌笑談中 疏忽人生信由馬,信馬由韁任西東 我是個好牧人,好牧人為羊舍命。我比萬有都大,只是你們不信。因為你們是人,有獨立的人格,而不是我的羊。 那山坡上的菊花,是野性浪漫的花朵。你剛好趕著羊群來到這裡,我也剛好經過。你贈我滿心歡喜,我唱一支歌獻上讚美。這個季節,最不缺的就是美麗風景。不過草木的邀請,還是要給面子的。 我們什麼時候能那個。 哪個? 那個! 現在不能,以後能不能那個都不知道呢。 為什麼? 因為很多人根本就沒有那個這一說。 不明白! 我是說,你我原為一。 霧氣消散,陽光潑灑下來。不這樣,能怎樣?如若不然,我沒有辦法再待在這裡了。我們在大山裡兜轉,物象永遠不會明亮太久。是不是該曬一下太陽了,就是小憩一下?。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