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歇腳(第1/2 頁)
像風一般的迅速逃離茅房,關上院門,靠在門上緩了緩,長鶯才去洗漱。 蔡春妮看到長鶯那狼狽的模樣,自然知道是為什麼。 嘴角勾起了一抹幸災樂禍般的笑意,手上卻不停地把鍋裡的飯盛出來,就著餘火炒了一大盤韭菜炒雞蛋。 把飯菜擺好後,嚐了一口菜,滿意的點了點頭,看來手藝沒退步。 轉頭把灶臺收拾好,回頭見長鶯還在慢慢悠悠的編辮子,無奈的笑了笑, “你那辮子怎麼這麼長時間了,就沒見長?” 長鶯比劃了一下辮子的長度,比齊肩長一些,挺好的, “我每個月都剪啊。” 蔡春妮雖然也知道長鶯這麼綁辮子好看,但還是搖了搖頭,摘下圍裙,叮囑道, “別太磨嘰了,我得走了,吃不完的菜記得用籃子扣上,小心招蜈蚣。” “知道了!”長鶯說著整了整兩肩上的麻花辮,讓辮子看起來更蓬鬆一點。 隨後緊跟著老媽的身後,在她的注視下關上了房門。 長鶯回頭走向屋子時,不住的感慨,這就是獨居女性特有的警惕心吧! 她還有的學呢! 回到堂屋,長鶯看著桌子上的一大盆飯菜,有點無語,老媽這是把她一天三頓的飯菜都做了? 這麼熱的天? 老媽這是認真的嗎? 還好她有空間這個作弊器,不然晚上就該吃餿飯了。 吃完一頓噴香的早飯,把沒吃完的飯菜收進空間暫放。 轉頭背上了挎包,象徵性的往包裡放了一本兩本書,讓包看起來沒那麼癟。 她可不敢保證中途會不會往外拿東西,想了想這樣還是不太保險,乾脆又把書換成了比挎包稍小一些的葫蘆。 見沒什麼需要注意的了,隨即鎖好門,揹著鼓鼓囊囊的挎包出門了。 路過隔壁家的院子時,長鶯隨意掃了一眼。 院子比自家大了三倍不止,沒聽到什麼動靜,應該是沒人住。 這條小巷統共就五戶人家,除了自家的院子很小以外,其他四家的院子都差不多大。 從外往裡數,第一家和第二家明顯住的是一大家子。 院子裡每時每刻都充滿了,小孩的吵鬧聲和大人的吼罵聲。 第三家倒是跟自家有點像,也是時常院門緊閉,但時不時的也能聽到說話聲,應該是家庭成員不多。 對於自家處於的這個安靜環境,長鶯很滿意,頂著鄰居們好奇打量的目光,淡定的出了巷子右拐。 在接近茅房的時候憋住氣,一鼓作氣的快速跑過這一段路。 出了這條巷子,正對著前方大院的正門,就是自家二樓窗戶正對著的大院。 沿著大院右側走了一圈,驚奇的發現這個大院光一側就足足有四個門,而且面積也大的出奇。 走著走著就進入了大路,也許這會兒是上班的早高峰期,路上碰到不少行色匆匆的行人。 而且大家都是統一朝著城東去,長鶯今天本來就是來了解城市路線的,便順著人流一起走。 跟著人流花費了一些時間,來到了目的地,才發現原來城東這邊是工業園區。 想著今天的計劃是繞繞城東到城北那一塊的,那就從這這開始吧。 從南到北依次是國棉廠,紡織廠,肥皂廠。 緊接著中間是大排的樓房住宅區,看樣子是職工宿舍。 過了樓房宿舍區就是鋼鐵廠。 鋼鐵廠在東北角佔地面積最大,好幾根大大的煙囪,不停地冒著騰騰熱氣。 正對著這鋼鐵廠大門的是,一條與街中心相當的大路。 長鶯在路邊看了一會兒工人們上班,自覺無趣了,便逆著人流順著大路朝前走。 還沒走出多遠,就看到了百貨商店,不過可能是這會兒比較早,商店還大門緊閉。 過了商店,又走了一百來米,就來到了政府大樓門前,也就是這會兒,終於看到了一些帶著袖章的紅小兵。 不過這會群的紅小兵們,沒有像前段時間那樣凶神惡煞,而是聚在一起輕鬆自在的說說笑笑。 時不時的還攔上一個自覺可疑的人員,盤問巡查。 至於長鶯這個小孩,他們掃了一眼就沒放在心上了。 長鶯淡定的穿過他們,直直的順著大路繼續走,途徑街道辦事處時,又看到了一條縱向大路。 順著縱向大路直走便來到了醫院附近,雖然還有城南,城西沒去看。 但這也夠長鶯瞭解了縣城的大概路線,並且縣城的經濟政治也都是圍繞著大路,呈“井”字分佈的,很容易就記了下來。 自覺她的時間還充裕的很,也不急於這一時就將整個縣城逛完,便按著老媽的吩咐,走進了濱河公園逛逛。 濱河公園雖說是公園,但其實也就是一條臨河而建的幾條林蔭小道,河邊栽著楊柳,小道邊上都是自由生長的花圃。 跟每個公園一樣,每走一段距離就有長椅供人歇腳。 沿河走了一段路,一個人影都沒碰到,這就讓長鶯很是奇怪。 是她太閒了,還是別人太忙了? 好在又走了一段路,就看到了前方不遠處,有一座跨河橋。 橋的兩岸都各有一個涼亭,她決定今天就這樣吧,到那涼亭歇一歇就回去。 這一連走了將近兩小時,她也確實累了,快步朝著那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