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和咱的人說說(第3/3 頁)
便如他來的那個嶄新的時代一樣,那個嶄新的時代是怎麼建立出來的?不是透過一個人,而是透過許許多多志同道合、敢於奉獻和犧牲的人。曹幹現在最缺的就是這樣的人,這樣志同道合的“同志”,這樣能夠理解他的想法,並且願意接受和為這樣一個理想而去奮鬥的人。
所以,文化思想方面的教育必不可少。
此前尚在董次仲帳下時,曹幹起初是一心想著投奔劉秀,因而儘管看到了董次仲這支義軍的種種缺陷和不足,但沒有在“教育義軍戰士”這塊兒多想,再後來,也只是萌生了“打鐵尚需自身硬”的念頭而已,然後在離開董次仲部,往東海來的這一路上,他倒是時而會想到這塊兒的問題了,可一路顛簸,卻又沒有客觀條件,來讓他具體實行文化教育這塊兒的操作。
曹幹心道:“等高長率部到了東海以後,不管我們將要面臨的情況是什麼樣的,文化教育這方面,我卻是都得想辦法,把之搞起來了!——畢竟即便是軍事鬥爭,也得是靠人來鬥爭!”
事實上,今天晚上他和郭赦之說的這些內容,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種文化教育了。
從郭赦之的反應來看,他今晚和郭赦之的聊天,換言之,今晚對郭赦之的這番文化教育,還是很成功的。郭赦之儘管在聊天的過程中,有疑問、有不解,可最終還是認可了他的觀點。
那麼,郭赦之此人雖說性格粗莽,有種種的缺點與不足,可又哪裡有完美的人呢?如果對他再加以進一步的教育和鍛鍊,他將來會不會成為自己的一個臂助?
曹幹對此不能確定,但最起碼有這種可能。
想到這裡,曹幹從容說道:“郭大兄,等高從事他們到後,今晚咱們聊的這些東西,你要是覺得我說的對,閒暇與咱部中其他人聊天時,不妨可以說給他們聽一聽,看看他們是何意見。”
郭赦之從思索中晃過神來,經過思索,他更覺得曹幹說的是對的了,佩服地說道:“小郎,你今天晚上給我說的這些,都是我來沒有想過的!但是在聽了小郎你說之後,我覺得小郎你說的這些都很對!我聽小郎的!等咱們的人到了後,我就把小郎的這些話,和咱的人說說!”
和郭赦之的這一通談話下來,郭赦之有醍醐灌頂之感,曹幹也把自己的思路捋順了。
帳篷外頭,寒風聲中,傳來了巡夜兵士敲起的梆子聲,已然三更時分。
身在虎穴,明日會怎樣,尚不知曉,須當保證精力足夠。
曹幹說道:“郭大兄,時辰不早,咱們先不聊了,早點睡!”
郭赦之晚上喝的酒比曹幹多,躺下後,他卻翻來覆去了好久,沒有睡著。
曹幹不問,也知他定是又在想自己對他說的那些內容。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