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此計端得大妙(第2/3 頁)
夠,謝祿又連喝兩碗,這才抹了一把嘴,說道:“痛快!”又提起酒罈,重倒了兩碗酒,一碗端在手中,大步到徐宣案前,將另一碗酒遞給徐宣,說道,“徐公,你咋不喝?”
“好,我陪公喝一碗!徐公,便以此碗酒,與公洗征塵。”徐宣笑著,與謝祿對飲一碗。
飲畢,兩人都向對方亮了亮碗底。
謝祿說道:“城裡還有狗賊頑抗,我帶人去,把他們全殺了!徐公,你先忙著。”
“謝公且慢。”
謝祿止住將轉的身形,還回身來,問道:“徐公還有何吩咐?”
“吩咐不敢稱。謝公,祝其已破,雖猶有負隅頑抗之輩,將之剿清是早晚之事。現我軍已經進城,樊三老早有軍紀,我以為當下最要緊的事,應是立即向進城的各部傳令,命以不許濫殺百姓,並及城中的王、張、齊、韓諸家,都是有名州郡的簪纓世家,我以為,咱們也應該立刻派吏前去此各家護衛,以免他們各家受到誤傷。不知謝公以為可否?”
謝祿說道:“徐公放心,等會兒我入城後,就立即傳達徐公的這兩道命令。”
“頭道命令,由謝公下達即可,這第二件事,我親自來辦。”徐宣叫了三四個帳中從吏的名字,下令說道,“你們各帶兵士,現即進城,趕去王、張、齊、韓諸家,在其家外護衛。”
這幾個從吏恭謹應諾,向謝祿也行了個禮,隨之轉身出帳,辦此令而去。
“徐公若無別的交代,我也進城去了。”
徐宣說道:“還有一事,要與謝公商議。”
“還有啥事?徐公請說。”
徐宣撫著鬍鬚,說道:“謝公,擋在我軍前頭,阻我軍南下沂平腹地的縣城共有兩座。一個是祝其,另一個就是利成。咱們數日前已然得報,杜儼派來守祝其的是孔武,派去守利成的則是他的主簿賈恭。賈恭這個人,勇武不如孔武,然其人對杜儼忠心耿耿,亦有謀略,是個果決之士。祝其為我軍所得的訊息傳到利成之後,我擔心他會有所警覺。”
“有所警覺?徐公是說,咱們佈置在利成的內應?”
徐宣頷首,說道:“正是!若是因為引起了賈恭的警覺,而壞了咱們在利成佈置下的內應,就將會不利於咱們如打祝其一樣,速克利成。故此以我之見,咱們最好是不要在祝其此處久停。今日清剿完城中的殘敵後,不必休整,明天便直接南趨利成!不知謝公以為何如?”
祝其、利成兩縣接壤,兩座縣城相距極近,徐宣能夠在祝其安排下內應,那麼在利成,他自然也能安排內應。今日攻祝其此仗,只打了不到半天,城就打下來了,傷亡很小,而且利成又近,不做休整,便再下利成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謝祿對此當然不會有異議。
他爽快地應道:“好!都聽徐公的!”頓了下,掀須笑道,“徐公,要是利成也能像祝其,不費功夫,一半天咱就能打下來,那等咱兵入沂平之時,力子都那邊,只怕是卻連業亭縣城他都還沒能打下!到了那時,咱們領兵而至,力子都必然是瞠目結舌。”
“且待打下利成以後,看看情況再說。”
謝祿從徐宣此話中,聽出來了點異樣的味道,他瞪大了眼睛,說道:“徐公這話啥意思?啥叫看看情況再說?莫不是打下利成以後,徐公不打算去幫力子都打業亭?”
“利成若亦能速克,……謝公,咱們與其去幫力子都,不如去打朐縣。”
朐縣,東鄰大海,在祝其、利成兩縣的東南邊,在業亭的東邊,與利成、業亭均接壤,朐縣縣城距離利成縣城約百餘里,距離業亭縣城差不多也是同樣的距離。
“不如去打朐縣?”
徐宣撫須笑道:“沂平郡兵,現主要是在業亭、利成、祝其三縣。利成、祝其既為我軍得之,業亭又被力子都部圍困,便亦即是朐縣等地俱皆空虛!既然如是,咱們為何還要去幫力子都打業亭?這麼大的便宜,放著不要麼?”
“……哎喲,徐公所言甚是!那這麼說,徐公,打下利成後,咱就去打朐縣?”
徐宣說道:“朐縣空虛,我軍定能一戰而下,得了朐縣之後,咱們再分兵南下、西進,海曲、平曲、厚丘等縣亦將盡入我軍囊中矣!然後,咱們再轉向業亭,至時,業亭已成孤城,杜儼再是知兵,又有何用?咱們與力子都兩軍並攻,城克必矣。”
“妙策、妙策!按徐公此策,咱們不僅能輕輕鬆鬆地多得幾個縣,且這力子都還得感謝咱幫他打下業亭。好啊,好啊,到底不愧是徐公!此計端得大妙,一舉兩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