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煎何必太急(第3/3 頁)
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諸位大兄可知是什麼意思?”
這首詩非常簡單,大家都能聽懂,無須曹幹解說,俱都明白其意,——但他們明白的,只是字面上的意思。曹幹觀視諸人神情,知道他們大多未有深想,遂引申開來,把這首詩放到了當下的這個背景中,與他們進一步地深入說道:“諸位大兄,咱們是為求活而造的反,南成百姓多也是和咱們一樣的窮人,換言之,咱們與南成的百姓就是豆和豆萁的關係。咱們今晚若進城去搶他們、殺他們,豈不就是如此詩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麼?諸位大兄,我等和他們都是相同的窮人,相煎何必太急!”
高況等人頗有因此話而陷入思索之中的。
“去年底的時候,咱們在東郡,打下田交塢堡之後,諸位大兄都有進塢堡去搶掠吧?我不知道諸位大兄當時都做了什麼,但我進堡以後,沿途所見,一則,田家徒附們過的都是什麼日子,我是親眼所見,無不貧寒至極!二者,他們被搶過後的慘狀,我亦是親眼所見!婦人光著身子,躺在雪地上,甚至有小孩被摔死地上的!諸位大兄,這是人乾的事麼?以往咱們在家鄉的時候,咱們還沒起事造反的時候,咱們能幹出這種事來麼?我想莫說幹出這種事來了,就只是想想,咱們恐怕也都不會能想到會有人居然可以幹出這種事來吧?……諸位大兄,咱們造反,是為求活,不是為造孽!咱們求活沒有錯,可是造孽?咱們求活是為像個人一樣的活下去,造孽,就成禽獸了啊!咱們不能因為求活,就去做禽獸啊!如禽獸而活,不如不活!”
東城傳來的慘叫聲越來越大,眾人在此情景之下,不覺都回想起了搶田家塢堡時,他們自己所親眼見過的那些悽慘場景。在場的眾人中,幹出曹幹所說的那些惡事的,其實也有,但僅僅是極少數。畢竟在不久之前,在他們起事之前,他們大多還是淳樸的鄉民,也幹不出太過殘暴的事來。那時他們所見的那些悽慘場景,實話說之,也是讓他們觸目驚心,為之不忍的。
——之所以說也有極少數幹出了那些之類的惡事,這是因為義軍的組成成分是很複雜的,固然多是窮苦百姓,然其中亦有如劉昱等此類的強豪,以及如高長、高況此類的輕俠,還有如賁休等之類的盜賊。曹幹他們夥中自是無有盜賊,可輕俠,或言之,惡少無賴還是有的。輕俠有好有壞,好者重義,壞者恃強逞兇,就是惡徒。不過這類人,在曹幹夥中佔的比重不大。
曹幹看到了李鐵等大部分因回想而露出的不忍之態,知道自己的這番話應是說到他們心上了。
他方才所講的那些,都是大道理,道理再對,抵不過現實。仍是那句話,別人都去搶,憑啥就不讓我們去搶?只講這些的話,怎麼講也是不會能講得通的。
而這番話卻則是直指人的良心。他夥中的這些義軍戰士,乃是剛起事未久,雖已殺過人、上過陣了,但在良心這塊兒尚未泯滅,仍還保留著之前在鄉間時的淳樸的善惡觀,什麼是對,是該做的,什麼是錯,是不能做的,在他們心裡頭,其實還都仍保留著一杆秤。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對軍紀不加約束,每打下一地,都任由他們去搶掠殺戮,那隻怕用不了太久,這些良心便會被泯滅了,而他們也就都會變得如賁休所部部曲那樣的殘虐,以燒殺淫虐為樂了。這也是曹幹為何剛才一聽到戰士們要進城搶東西,就趕緊出來阻止他們的一個重要原因。他是絕不希望他的部隊會變成真正的賊寇,而失去了義軍的正義性與本色的。
曹幹趁熱打鐵,說道:“諸位大兄,你們想要進城,無非是因這幾天咱們連戰疲苦,所以覺著南成現在降了,得進城去搶些東西才算不虧。諸位大兄,我有個辦法,可以讓諸位大兄不進城搶掠,也都能滿意!”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