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竟想出破賊策(第2/3 頁)
臉上露出遲疑之狀,便問他,說道,“你怪模怪樣的作甚?莫非對文君此策,你有異議?”
這卒史嘴唇囁嚅,有話想說又不敢說似的,末了伏拜說道:“文君此策很好,在下沒有異議。”心中卻是想道,“這個時候,也向城中射箭書招降,豈不就令城中知道了,我攻城之三部兵馬並不是協力同心?”但是城中已打算投降的訊息,他是確切無疑的從他同鄉處親耳聽到的,於是轉念又想道,“不過城中現在已打算投降,那就算被他們看出了這點,應該也無關係。”
“既無異議,你這就去董憲部中,叫他打起他的旗幟,來見我!”
待這卒史領命離去,小力從事起身,命令婢女給他披甲,又令帳外軍吏,“傳我軍令,命各卒史都立即整兵出營,今天,咱們要好好地攻上一仗!再去給秦從事傳令,命他也催動主力上陣!”笑與文忠說道,“招降城內的箭書,便勞君為我代筆吧。”
文忠應諾。
一時間,小力從事營中,人聲馬嘶,接連多日的懈怠一掃而空,千餘部曲魚貫出營。
……
郯縣城內。
就在小力從事驚聞城中欲降董憲這個訊息的前後,縣令、縣尉兩人又來郡府,求見楊偉。
二人入到堂中,行禮罷了。
楊偉叫他倆落座,問道:“你倆怎麼又來了?”傾耳往外頭聽了聽,遙遙可以聽到從城上傳來的守戰動靜,說道,“不在城頭好生地指揮守禦,你倆一個勁兒的往我這兒跑什麼?”
縣令答道:“回府君的話,我倆剛從城上下來。……府君,賊寇今日的攻勢,比前幾日更加兇猛,而援軍仍不見蹤跡,照這樣的形勢下去,我等擔憂,郯縣的失守只怕是早晚的事了,因我二人斗膽再來求見府君,是想問一問府君,有何破賊之策?”
“這個事兒,咱們昨天不是議過了麼?”楊偉很有點頭疼的樣子,撓了撓太陽穴,說道。
縣令說道:“是議過了,可是府君,昨天咱們並沒有議個結果出來啊!”
楊偉說道:“老兄!你也說了,援兵不見蹤跡!單靠我城中的這點守卒,你還想議出個什麼結果出來?該說的,昨天我都說了。如今我等能做的,也就是賊寇攻一日,咱們守一日。”
“……府君,下吏苦思冥想,倒是想出了一個對策。”
楊偉問道:“什麼對策?”
“府君,破賊之策。”
楊偉大大驚訝,說道:“你竟能想出破賊之策?是何對策?說來給我聽聽。”
“府君,這幾日守城,下吏發現了賊軍一個致命的問題。”
楊偉問道:“什麼致命的問題?”
“府君,攻我郯縣的賊軍共有三部,而這三部賊軍之間,彼此不合!最要緊的是,這三部賊軍中有一部的賊率,若下吏料之不差,當是力子都的兄弟!”
楊偉問道:“什麼意思?”
“府君,這三部賊寇所打之旗號,分為‘董’、‘力’、‘秦’。‘董’者,董憲是也;‘力’者,顯必是力子都的兄弟是也!這三部賊寇之中,唯董憲部攻我城最兇,力、秦兩部這幾天一直都是坐觀董憲部攻城而已。這說明什麼?”
楊偉瘙須,問道:“說明什麼?”
“府君,這說明姓力的這個賊率,分明是存了與董憲搶功的意圖!”
楊偉說道:“你是說,力子都的這個兄弟,之所以坐觀董憲攻城,為的是儲存實力,等董憲快把我城打下來時,他再出來爭功?”
“正是這樣!府君,賊寇三部間既有不和,彼此存爭功之意,咱們是不是就可以在這上頭下點功夫,以此破賊?”
楊偉說道:“……你把話說得明白一點。”
“下吏以為,只要咱們能把姓力這個賊率的所部擊潰,我城之圍即能解矣!”
楊偉說道:“將姓力此賊所破擊潰,我城之圍即能解矣?”
“府君,三部賊軍本已不和,姓力此賊又是力子都的兄弟,則他一潰敗,三部賊軍的聯攻之勢不就自然瓦解,我城之圍不也就由此而解了麼?”
楊偉說道:“咱們與賊又非野戰,我等係為守城。他在城外,你我在城中,你怎麼把他擊潰?”
“從守卒、士民中擇勇士若干,委一得力吏統之,出城突襲,可以潰之!”
楊偉嚇了一跳,說道:“圍城之賊,遠眾於我,守城尚且不足,你敢出城突襲?”
“府君,賊寇雖眾,然其三部,是彼此不和的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