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成事者必劉氏(第1/3 頁)
董隆亦在帳中,也是十分惱怒,他問黃朱,說道:“黃先生,小力從事的原話就是如此?”
黃朱答道:“小力從事的原話,即是如此。”
“你再把他原話說來,給我聽聽!”
“他說、他說……,他說他無暇來見從事,從事若要與他商議攻郯事宜,可以去他帳中見他。”
董隆拍案起身,怒與董憲說道:“阿父!此次攻郯,主將乃是阿父,這死賊囚卻非但不肯應召來見,更反叫阿父去見他,簡直豈有此理!阿父,依我之見,可立遣人再往相召,他若仍不肯來,即狠狠責罰!……阿父身為主將,再三相召,他皆不從令,便是鬧到力大率處,阿父也是佔了理的!”
卻是就在剛才,董憲分別派人去召秦從事、小力從事來見,以商議攻打郯縣縣城的具體事宜。——再有一天多,兵馬就要到郯縣城下了,到時該如何攻城,自是需得先做計議安排。
秦從事接了董憲的召令後,倒是沒說什麼。
然小力從事卻不肯來,竟是當面表示了拒絕,說出了一通黃朱適才轉述的那些話出來。去小力從事處,傳董憲召令的正是黃朱。事實上,小力從事的原話要比黃朱轉述的更加難聽。黃朱生怕會引得董憲更加惱火,因未敢將其原話道出,他所轉述的這些,已是他加工後的話了。
正如董隆所說,這次攻打郯縣,無論按名氣來算,抑或按部曲的多少來算,三個從事之中,有資格擔任主將的,顯然都該是董憲才是。既然如此,那麼商議軍事,小力從事和秦從事也就理當到董憲帳中來才對,結果現在卻小力從事不肯來,反叫董憲去見他。這的確是豈有此理之事!如果董憲真的應了小力從事的話,真的去他帳中見他,那近則來說,這回攻打郯縣的頭功,肯定就會落到小力從事的頭上,——這也正是董憲所擔憂的;遠則來說,於力子都帳下這諸多的從事裡邊,董憲以後也不復再是“第一從事”,而將會屈居小力從事之下了。
董隆為此大怒,董憲這半輩子,輕死尚氣,從來都是他跋扈,何曾有人欺過他?——敢欺他的人也不能說沒有,殺了他父親的那個便是,可那個人早已被他滅了門了!他更是難免大怒。
不過他雖惱怒,到底城府遠比董隆為深,故而未有因此就說出什麼不分輕重的話來,他沉著臉,壓住氣,問黃香、黃朱,說道:“咱們的兵馬後天即到郯縣,到了郯縣後,怎麼攻城,無論如何,都得先定下才行。可現在小力從事不肯來見我,二位先生,以為該如何是好?”
黃香沉吟說道:“再遣人去召的話,只怕這小力從事他仍是不會肯來。雖然郎君所言不錯,小力從事不從軍令,有錯處的是他,即便鬧到大率處,也是從事佔著理的。可這小力從事畢竟是力大率的從弟,以在下愚見,似也不必因此而鬧出什麼不必要的糾紛出來。”
董憲問道:“先生所言甚是,可是軍事要緊,總不能等兵到郯縣了,再議攻城吧?況且,若到那之時,他仍不肯應我之召,又該如何是好!”
“從事,郯縣該怎麼打,咱們不是已有章程了麼?小力從事願不願來謁見從事,都無所謂,依在下之見,從事只管把咱們定下的這個章程,告與他知曉便就可矣!”
董隆插嘴說道:“但若在到了郯縣後,這死賊囚不肯按我阿父的章程攻城呢?”
黃香輕撫玉如意,笑道:“郎君此憂,大可不必。前在議論攻城方略時,咱們不是都已經細細地分析過了麼?一則,郯縣守卒不多,二則,東海大尹不識兵事,三來,咱們現挾連克兩城、擒殺龐彩之威,因此郯縣,必是相當易取!就算沒有小力從事部相助,只憑我一部之力,想來也是不難將郯縣克取的,……而萬一竟真有難度,則到其時,再作對策,亦不晚也。”
讓董憲去見小力從事,這是萬萬不能,而作為攻郯此戰的主將,又的確需要在戰前先讓小力從事、秦從事兩部知道,這場仗自己打算怎麼打,思來想去,亦確是只有這一個解決辦法了。
董憲遂只好聽從黃香此議,轉目看向黃朱,說道:“那就勞煩先生,再為我去小力從事那裡一趟,把咱們議定的攻城方略告與他知!”
黃朱無有拒絕之理,應了聲諾,遲疑稍頃,問道:“從事,秦從事那邊呢?從事是再等他一會兒,還是由在下……?”
秦從事是力子都的心腹,他和小力從事的關係更近,他方才雖然沒有拒絕來見董憲,可現在小力從事既已拒絕來見,那聞訊之後,這個秦從事肯定也就不會來見董憲了。
董憲揮了揮手,沒好氣地說道:“我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