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製出赤旗一面(第2/5 頁)
軍事建設方面,隊伍拉起來兩三個月了,一則在稱號上,用的仍是三老、從事這類基層鄉官的官名;二者,到今尚未設定旗幟、金鼓、號令、軍紀等這些便於指揮、約束部隊的各類制度;三者,儘管隊伍已經擴充到了兩千多人,可在層級建設上,也仍是毫無改變,還是和最初時一樣,董次仲以下,是各股投奔他的隊伍的頭領,再往下,是像曹豐這樣的小頭領,整個的構架非常散漫,根本沒有部隊該有的“三軍如一人”,而就像是拼湊起來的一樣。
這樣的隊伍,打勝仗時還好,一旦打了敗仗,必然星散解體。
設定政治目標以凝聚人心方面,前世時,曹幹當然是沒有幹過造反的活兒,可還是那句話,沒吃過豬肉,不見得沒見過豬跑,他讀過些書,觀之於史書,歷代造反者,凡能成就事業,或成就一定事業的,無不有他們的政治號召,耳熟能詳的“闖王來了不納糧”,就是其一。
可是在董次仲的這支隊伍中,卻沒有任何的政治口號,即政治目標。
曹幹已經弄清楚了,這不是因為他們找不到合適的政治口號,而完全就是因為他們毫無這方面的意識。他們造反,好像為的真就只是擄掠財貨、擄掠婦人,享受慾望。
不客氣的說,董次仲的這支隊伍,在曹幹看來,到眼下為止,他們事實上還不配稱“造反”兩字,無論是沒有政治目標、沒有軍事建設,抑或是兩三個月來,一直都在遊蕩搶掠,打塢堡、搶富戶,借用史書中經常形容義軍的貶低之詞來說,他們完全還都是處在“遊寇”狀態。
“兄長”曹豐也只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個小頭領,曹幹在整個這支隊伍中的地位自是更低,人微言輕,他沒有能力去改變整個隊伍,但至少,他可以改變他們這支小隊伍。
改變的目的,說是為增加他本人求活的可能性也好,說是為增加曹豐等人生存的可能性也好,總之,一個多月前開始,曹幹就已開始著手對他們這支小隊伍進行改變。
這一點,是和他琢磨著投奔劉秀同時進行的。
畢竟,這兩者並不矛盾。要想在這個亂世中活下去,“求人”是其一,“自強”也是其一,兩者相比的話,曹幹豈能不知,後者其實還更為重要。
政治目標這方面,層次太高,他們這支小隊伍才一二十人,尚不需要,因而,曹幹目前主要做的,是軍事建設上的改變。
眼前排列得整整齊齊的這三列橫隊,正式任命了郭赦之、曹德為其中兩隊的“伍長”,並給曹豐選出了三個可靠的親兵,就是他改變的一個結果。
改變的另一個結果是,曹幹給他們這支小隊伍,製作出了一面旗幟。
出於前世的偏好,這旗幟,是選用的紅布製成,並仍是出於前世的偏好,曹幹且親自在這面旗幟的左角,繡上了一顆黃色的五星。
此刻,這面赤旗,就舉在李順的手裡。
曹幹示意狗子等人近前。
狗子幾人趕忙湊了過來。
曹幹問道:“我只知你叫狗子,你大名叫什麼?”
狗子答道:“沒啥大名,俺姓丁,都叫俺丁狗。”
“你想入夥是麼?”
丁狗立刻挺直了胸膛,盡力表現出強壯,說道:“是啊,是啊!小曹從事,你願意俺們入夥麼?你要是願意俺們入夥,再打塢堡,……不,不管打哪兒,俺們都肯衝最前頭!”
“服過兵役麼?”
時下實行的是全民兵役制,凡男子,年到二十三,就需要到郡中服兵役一年,之後,或到都城為衛士、或至邊地為戍卒再一年,總計兩年。
丁狗等幾人的年齡都還不到服役年齡,卻是都尚未服過兵役。
見丁狗等搖了搖頭,曹幹又問他們,說道:“會排隊麼?”
丁狗愣了下,說道:“排隊?”看到那三列橫隊,旋即醒悟,連忙應道,“會!會!”招呼跟著他的那幾個年輕人,跑到排好的三列橫隊後頭,有樣學樣的,也排成了一列橫隊。
曹幹指了指李順手中舉著的紅旗,說道:“這面赤旗,就是命令,懂麼?”
這幾次打塢堡,丁狗等本村的青壯年男人雖被裹挾著也參與了,但他們都是被逼著衝在前邊的,因對曹幹他們這支小隊伍中的這面紅旗,他們雖有見過,卻壓根不知是作何用的。
丁狗老實地回答說道:“小曹從事,啥是這面赤旗就是命令?俺沒聽懂。”
曹幹摸著短髭笑了笑,進一步解釋說道:“我的意思是說,打塢堡的時候,你們要看這面旗,旗往前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